第42章 初到巴黎

3月22日清晨,一架瑞士航空的客机降落在巴黎奥利机场。方青云透过舷窗望去,晨雾中的巴黎城如同一幅水墨画,埃菲尔铁塔的尖顶刺破薄雾,若隐若现。

三人提着行李走出海关,陈志明熟门熟路地拦下一辆出租车,用带着阿尔及利亚口音的法语对司机说:"请送我们去第七区,靠近香榭丽舍大街。"

汽车驶过塞纳河时,林秀兰轻声感叹:"比照片上还要美。"她望着河面上穿梭的游船,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是她第一次来巴黎。

方青云注意到后视镜里,司机正偷偷打量他们。他故意用中文对同伴说:"这次文化考察,一定要多拍些照片带回去。"然后转向司机,切换成流利的法语,"先生,听说巴黎最近有个东方艺术展?"

这一招很奏效。司机立刻热情地介绍起卢浮宫的展览,不再关注他们的谈话。

方青云他们租住的公寓位于rue de Bourgogne一栋奥斯曼风格建筑的三楼,月租金高达1200法郎,但正如方青云所说,这里紧邻国民议会大厦,巡逻的警察比别处多三倍。

"每人一间卧室,共用客厅和厨房。"方青云分配着钥匙,"林秀兰同志住带阳台的主卧,我和陈志明住两侧。"

陈志明检查着门窗:"阳台要特别注意,对面楼可能有人监视。"

林秀兰已经麻利地开始布置工作间。她从行李箱取出一个伪装成化妆盒的微型照相机,又拿出一摞《人民日报》海外版:"这些可以作为接触华侨的由头。"

晚餐后,三人围坐在客厅的老式橡木桌前。方青云铺开一张巴黎地图,用红蓝铅笔画出几个区域:

"第一个星期,我们要摸清三个重点:第一,法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态度;第二,华侨社区的派系分布;第三,t岛所谓'文化中心'的活动范围。"

他递给每人一份日程表:"每天上午分头行动。陈志明去拉丁区的大学和书店,接触知识分子;林秀兰负责博物馆、画廊等文化场所;我去华人区外围观察。"

"下午三点准时回到这里汇总信息。"方青云特别强调,"遇到任何可疑情况,立即启用备用联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