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入职(第3页)

一周后的凌晨三点,方青云终于完成了《关于经济发展几个重大问题的思考》的初稿。报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剖析了当前经济体制的弊端,特别是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对生产力的束缚;第二部分介绍了国外特别是东亚国家的发展经验,强调市场调节的重要性;第三部分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渐进式改革思路,并详细阐述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企业扩大自主权、设立经济特区等具体建议。

在报告结尾,他特意加了一段话:"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长期停滞不前不是社会主义,普遍贫穷更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大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打印好报告,方青云揉了揉酸胀的眼睛。窗外,东方已经泛白,新的一天即将开始。他小憩了一会儿,七点准时将报告送到了老政委的办公桌上。

上午十点,老政委打来电话:"小方,报告写得很好,有些观点很有见地。不过..."电话那头顿了顿,"关于经济特区这部分,你详细说一下!"

方青云早有准备:"首长,我参考了国外出口加工区的经验。划定特定区域试行特殊政策,既能吸引外资和技术,又能控制风险。即便不成功,影响也有限。"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有道理。这样吧,你把特区这部分单独细化一下,重点讲清楚如何'摸着石头过河'。"

"是,我马上修改。"

又经过几轮修改完善,报告最终送到了几位老同志的案头。方青云被安排列席了那次重要的讨论会。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几位白发苍苍的老革命激烈争论着,时而引用他的报告内容。方青云安静地做着记录,只在被问到时才谨慎发言。

会议结束时,老政委拍了拍他的肩膀:"小方啊,你的工作很有价值。记住今天这个日子,或许将来历史会证明,我们做了一些对得起人民的选择。"

回到办公室,方青云疲惫但兴奋。他拿出私人日记本,郑重地写下:"1978年3月18日,参与了一次重要讨论。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起,我有幸成为这一历史进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