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汇报
八月的北京,暑气未消。海子里的参天古树投下斑驳的绿荫,为这座历经沧桑的皇家园林带来几分清凉。十五日这天清晨,方青云早早来到小会议室,最后一次检查汇报材料。今天是经济特区政策汇报的日子,半年的辛勤工作将迎来最重要的检验。
会议室布置得简洁而庄重。长条会议桌上铺着墨绿色绒布,每个座位前都摆放着笔记本和茶杯。方青云将准备好的汇报材料整齐地放在每位领导的位置上,其中包括一本厚厚的主报告和几个专题附件。
八点整,老政委率先步入会议室,身后跟着陈老和徐老。让方青云有些意外的是,还有几位经济领域的专家和部委负责人也来了,看来这次汇报的重要性超出了预期。
"小方,准备好了吗?"老政委亲切地问道,目光中充满期待。
"都准备好了,政委。"方青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会议开始,老政委首先发言:"今天请大家来,主要是听取经济特区政策研究的汇报。特区建设是改革开放的重要一步,政策制定要既大胆又稳妥,既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又要符合我国实际情况。"
方青云站起身,走到投影仪前。他首先展示了半年来对世界各国经济特区的研究成果:从爱尔兰的香农特区到台湾的加工出口区,从新加坡的裕廊工业区到韩国的马山特区,一个个案例通过数据和图表生动呈现。
"各位领导,"方青云开始汇报,"经过对全球二十多个经济特区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成功的特区都有几个共同特点:一是政策连续稳定,二是基础设施完善,三是政府服务高效,四是法治环境健全。"
陈老频频点头:"说得对。特区要吸引外资,首先得让人家放心来投资。政策朝令夕改可不行。"
方青云接着汇报特区政策的初步设想,包括税收优惠、土地使用、外汇管理、劳动用工等各个方面。他特别强调:"优惠政策要适度,过度优惠反而可能吸引来短期逐利的投机资本,而不是真正想要长期发展的优质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