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汇报(第2页)

在谈到外资引进时,方青云语气变得严肃起来:"有一个风险必须高度重视。根据国际经验,外资可能借着投资的幌子打压甚至收购本土品牌,导致这些品牌最终破产消失。比如某些国家,外资通过控股或收购方式,使当地知名品牌逐渐退出市场。"

徐老眉头紧锁:"这个问题很重要。我们引进外资是为了发展自己,可不能把自己的家当都赔进去。"

方青云展示了一些典型案例:"比如某国的饮料行业,外资品牌通过巨额广告投入和渠道控制,几乎挤垮了所有本土品牌。再如某些日用消费品领域,外资通过收购知名本土品牌后将其雪藏,从而为自己的品牌让路。"

他提出建议:"因此,在制定外资政策时,应该设立必要的保护机制。比如对重要行业和知名品牌实行外资准入限制,建立品牌保护清单,防止民族品牌被恶意收购。"

接下来,方青云谈到技术引进问题:"短期内,我们需要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设备,这是加快发展的捷径。但长期来看,必须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

他展示了一组数据:"根据我们对各国技术发展的研究,过度依赖技术进口的国家,最终都会面临被'卡脖子'的风险。特别是在高端制造、电子信息、精密仪器等领域,必须尽早布局自主创新。"

老政委深有感触地说:"这一点很重要。五十年代我们吃过这个亏,当时指望苏联援助,后来关系一变,很多项目都停了。这个教训要牢记。"

方青云提出建议:"我建议采取'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路径。在引进技术的同时,要配套安排消化吸收的资金和人才,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特别是要重视人才培养,可以选派优秀人才出国学习,同时请外国专家来华指导。"

汇报持续了整整一上午。方青云不仅汇报了研究成果,还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包括《经济特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民族品牌保护办法》、《技术引进与创新促进条例》等法规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