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七零对照组:但是ABO-8
徐桂枝捻着一根细长的银针,在艾绒的火苗上快速燎过,精准地刺入张媒婆的人中穴,接着又在几个关键穴位施针。
张媒婆粗重的呼吸声终于平复了些,眼皮也开始颤动,有醒转的迹象。
徐桂枝抬眼掠过一脸担忧紧盯着张媒婆的徐晓思,又落在若有所思的任映真脸上。她心头一沉,盯着任映真,朝药柜方向角度极其细微地侧了侧头。
年轻人迅速捕捉到了她的眼神示意,向自己怀里探去。
……香囊不在。
他再顺着徐桂枝的示意瞧药柜底下,果然有一抹他熟悉的靛蓝色。
“就怕一会温灸的时候艾绒卷用完了,”徐桂枝说,“小真,你去药柜看看还有没有备用。”
任映真转过身,嗯了一声,走到药柜前。他先拉开第二层的抽屉,然后又将其放到旁边的矮桌上,发出“咚”的一声,最后才去拉最底层的抽屉。
他假装查看抽屉里的药材,借着整理的动作掩护,把那小布袋捡了回来。
任映真飞快地将它塞回口袋里。
“找到了,还有一卷。”
赵玉树一直盯着任映真看,将他动作尽收眼底,但没找见什么破绽。从翻找药材到拿出艾绒卷,任映真的动作一气呵成,没有任何停顿和可疑之处。
算了。他心烦意乱地不再去看任映真,刚才那缕让他心神俱震的气息如同晨露蒸发,消失得无影无踪,那才更要紧。至于这个Beta身上暂时还找不到什么值得深究的地方。
赵玉树有些烦躁地移开目光。
过了会儿,张媒婆睁开眼,意识渐渐回笼。她一见床边这三张脸,刚稳定的气息又乱了,喉咙里发出抽气声。
“躺着!少说话!”徐桂枝厉声呵斥,银针如闪电般刺入穴位:“急火攻心,气血上涌,你得静养。”
张媒婆缓了好一会儿,喘匀了气,勉强道:“天太热,魇着了,没事、没事……”
徐晓思松了一口气:“婶子没事真是太好了!多亏赵同志反应快呢!对吧映真?”
映真。赵同志。
这两个词怎么还能出现在同一个句子里。
张媒婆眼看又要背过气去。
“都出去!”徐桂枝道:“病人需要静养,小真,你留下帮我看着火,温灸还没完。”
徐晓思心大,被下逐客令也并不在意,只说改日再来。
赵玉树压下心头的重重疑虑,礼貌地对徐桂枝点点头:“徐奶奶,辛苦您了。张婶,您好好休息。”说完转身率先走了出去。
张媒婆很快又闭上眼,发出均匀而粗重的鼾声,这次是真的睡沉了过去。
徐桂枝一边缓缓移动艾条,一边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如同耳语般的声音,沙哑道:“刚才吓坏了吧?”
任映真没吭声。
他自己心里有数。
接下来只看赵玉树那家伙踩不踩套了,如果上钩,那他还算积德呢;如果没上钩,那说明对方心术正,跟徐晓思那丫头还挺配的。
“八成是被把手上的倒刺勾掉了,年头久了,这柜子的木头也糟了。”徐桂枝继续道:“天眼见着就凉了,回头我再多配几包,你自己想办法缝在衣服夹层里,记得多缝几处,要缝牢靠了。”
艾烟袅袅,在昏暗光下盘旋上升。
“嗯。”
张媒婆事件的短暂风波很快平息,这之后几天,赵玉树来得也不那么勤了。而徐晓思对此似乎浑然不觉,依旧活力满满。
就在这种氛围里,一则消息如投入水中的石子,在河湾农场引起了不大不小的波澜:
河湾农场小学要招老师了!而且只招一个!
这小破学校一直是个老大难。原来唯一的老教师是早年从城里下放过来的吴老师,是个倔强的老头,拖着条风湿痛的腿,把三个年级混合在一块儿教。
他教学严厉,字写得好,农场里不少中年人都上过他的扫盲班,对他很是敬重。但吴老师毕竟年纪大了,严重的关节炎让他行走都困难,尤其是河湾农场湿冷的秋冬,更是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