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七零对照组:但是ABO-8(第2页)

上个月底,他早起上课时不慎摔断了腿骨,虽然徐桂枝妙手给他接上了,但他也不能再适应教书的辛劳了。

老家嫁了人的女儿也写信让他过去养老,吴老师索性就递交申请办了病退,准备离开这个他待了半辈子的地方回城里去。

消息一出,场部就犯了愁。这小学虽然小,却是河湾农场孩子们唯一念书的地方。吴老师走了,可不能让孩子们放羊啊。

因而场部几个领导合计了一下,最终决定:在知青里面招!

理由也很充分:知青的知识底子普遍比农场里大部分只上过扫盲班的人强得多,教些基础的语文或算数不成问题,也不用担心知青要忙农活分心;孩子们闹腾,教小学需要耐心和体力,年轻的知青们正合适。

但只招一个。

这就像一块从天而降的馅饼,砸得知青们嗡嗡作响。

教书的活儿再怎么说也比干农活强,风吹不着雨淋不着,还能按照“半脱产”的标准拿工分,跟会计这类技术工一样。

更重要的是身份上也体面,万一以后有机会上调,有个教师的履历也是加分项。

徐晓思得知这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兴奋地跳了起来,激动得抓着任映真胳膊直晃:“我要报名,我要当老师!”

她倒是浑不在意农场里已经传她要搞Bo恋的流言:“多好的机会啊,映真,你也报、咱们一起报名试试!”

任映真说:“你也报,只招一个,我们就成了对手了。”

旁边其他热烈讨论的知青也安静下来,都有意无意地看向这俩平常就走得近的人。竞争的名额落在朋友之间,这事儿怎么说都有点微妙。

但徐晓思只是愣了下,随即噗嗤一声笑出来:“我这两把刷子,哪能跟你比?但我就是想要什么都试试看啊。”

她一脸满不在乎地洒脱:“你考上跟我考上没两样!”

这时代怎么还生出了一个冒傻气的侠女。

“你也不用怕我没考上丢面子,”她凑近了些,压低声音,神秘兮兮道:“就算我没考上当老师我也可以去卫生所,帮徐奶奶采药、晒药,捣药根!我可稀罕那些草药味儿了,比对着算盘珠子或者课本强多了。”

她掰着手指数:“干什么不是干?老师的工分比咱们现在下地干活高出一大截,至少能多出三成。你算算,一个月能攒多少粮票,寄回家的东西是不是也能宽裕点?”

她见任映真眼睛闪了闪,就知道说动他了,立刻加码:“活儿又轻省,还有粮票补贴。我问过场部管后勤的王会计了,他说老师除了工分高,每个月还能多领半斤油票和两斤细粮票。”

“你就和我一起报名吧!”

任映真同她对视,自己的眼睛也越来越亮起来。

他对着徐晓思伸出的小拇指点点头,没同她拉钩,只“嗯”了一声。

但徐晓思自动默认拉钩成功:“走,现在就去报名,晚了名额让别人抢跑了!”

她不由分说,扯着任映真的袖子就跑,留下一群面面相觑的知青。

“也是一个风风火火像催命,一个闷不吭声真敢跟,”有人不解地问道:“他俩到底谁是omega?”

除了报名外,任映真还有别的要忙。他坐在灶屋门口的小马扎上缝衣服,把徐桂枝白天新配给他的药包拆分成更小的分量,然后缝进衣领夹层,确保看不出任何凸起。

此刻缝的是最后一件,他相当熟练地在最后一个线结处打了个收针结。

【我为什么总在正在直播的节目里追思上个节目的人】

【这下真是追思了,瑾酱(第三期任映真的花名)已经无了,永远怀念】

他弯腰收拾脚边磨盘上摊开的针线包时,院门被推开。柳如涛裹着一身松针味儿回来了,外套上豁开一条近半尺长的斜口子。

任映真盯着那看,她自己自然也察觉到了,只眉头皱了一下。对她这种常年在山林野地里摸爬滚打的人来说连麻烦都够不上,只是缝起来太费劲,随便它去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