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靖难后,我在大明开酒馆蓝天冰牛奶
第340章 王朝更替的客观因素,地理学说(第2页)
说白了,若年降水量低于这条等降水线,农作物难以生长;但草类却可以存活,因为草的生长对水分需求较低。在无法种植农作物的环境中,只能因地制宜发展,进行放牧,进而形成了游牧民族。
“陈兄弟,那这半农耕半游牧民族是怎么回事?”朱棣疑惑的问道。
陈羽淡淡的说道:“这种民族非常难缠,从大秦一统六国以来,华夏周边也就出现了一例!”
“吐蕃!”
听到这,朱棣认同的点了点头。
吐蕃峥嵘强大,曾以一己之力独抗大唐、回纥、大食三大强国。
陈羽说道:“吐蕃不是一个纯粹的游牧帝国。它有成熟的农业和畜牧业,实行的是半定居的生活方式。所以它结合了农耕文明和游牧民族的二重属性。兼有两种文明的优势:稳定的粮食生产;严苛的环境下造就的善战吐蕃人;”
陈羽话锋一转,说道:“可为何华夏周遭的国家从古至今,只出现了一个吐蕃?”
朱棣一怔,想了想出言道:“陈兄弟是说气温与降水的作用?!”
陈羽点了点头,“不错,本来吐蕃的那一片高地常年严寒,不适合作物生长,可那段时间的温度却开始升高,致使那一片地区拥有了能够使作物生长的降水。”
“但仔细研究你会发现,吐蕃的崛起与灭亡几乎与大唐相差无几,数百年的时间,你真认为这是巧合吗?”
朱棣摇了摇头:“当然不可能是巧合!温度升高,吐蕃地区冰山融化,在保证四百毫米等降水线的前提下,适合耕种,使其与大唐同时崛起,小冰河时期来临,气温下降,二者皆亡!”
陈羽喝了一口茶,见老朱理解了,那么应该也代表着其他二人理解,于是他继续往下说道:
“吐蕃这种兼有游牧民族爆发力、农耕民族韧性的综合,使吐蕃王朝成了中原政权对外交战史上的孤例。”
“所以我将以这个例子,接下来着重说一些气温与降水,对于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