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标点符号,孩童启蒙基石

陈羽解释道:

“其实很简单。比如说你看这个形状酷似小蝌蚪的符号,我将其命名为逗号,它的作用就是在一个句子中表示停顿。”

“还有这个小圆圈形状的符号,我将其命名为句号,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表示着这句话结束了:还有这个一根树棍子,下面有一个点的符号,我将其命名为感叹号,它代表了震惊的一种情绪:还有这个一个弯钩下面有一个点,我将其命名为问号,它代表了疑惑的情绪。”

“有了这些符号之后,可以更好的帮助我理解这些书籍里面的语境与含义,读起来也更加的方便快捷。”

陈羽一边解释着,一边拿起筷子吃着饭菜。

徐妙锦的饭量不是很大,虽然好吃,可她已经有了很强烈的饱腹感。

但陈羽不一样,他现在堪堪吃了六分饱。

陈羽自顾自的吃着,完全没有看到此时徐妙锦震惊的眼睫毛都止不住的颤抖。

这就是标点符号。

打眼看上去只是一些奇形怪状的标注,听了作用之后,乍一下并没有多大的感觉,甚至感认为还有些鸡肋。

但如果仔细在脑海中琢磨琢磨,才能后知后觉的感觉出这标点符号的巨大作用。

毕竟如果只是用一个逗号跟句号,来表示停顿与断句的意思,那徐妙锦心中也不会如此震撼。

可是这标点符号还能根据形状的不同,用来通过字面去传达作者写下时的情感,这一点就很厉害了。

要知道目前大明市面上的所有经史子集,都是从头到尾写下来。

一篇文章写完之后,才会出现一个圆圈,用来表示此章结束,而没有任何成语口中的标点符号。

对于一些繁杂的文章,甚至包括一些刻在石碑上不分段的话,看上去密密麻麻一大片,哪怕是文化功底深厚的人,在断句方面也是会有些许偏差,很难摸清刻字之人字里行间的情感。

但真正令人头疼的症结,其实在于书信之间的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