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拼音,天下人人皆有书读(第2页)
……
陈羽口中的贫苦家庭,并没有囊括所有人,而是特指寒门。
而这个寒门放在后世,相当于中产家庭或者落魄的高产。
毕竟在古时候读书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没有钱财,哪怕你再聪明,也只能泯然众人矣!
陈羽一口气说了很多,徐妙锦默默的在一旁听着,刚开始没什么感应,听完了之后一回味,只感觉鸡皮疙瘩起来一身。
老师也太厉害了。
她想的是将标点符号推广到整体读书人,显然难度极大。
而老师如何应对?
推广标点符号的应用,从娃娃的启蒙阶段抓起。
解决办法的角度切入确实不错,但更加让徐妙锦感慨的是老师那心怀天下的赤子之心。
考虑的出发点是让天下穷苦的家庭孩子能够读的起书。
光是这一层思想境界,就足以让她佩服。
徐妙锦灵动的美眸一闪,按照大明的庞大人口基数,若是能够减轻普通家庭孩子的启蒙负担,那么大明在文化上的繁荣,将会进步一大步。
毕竟无论任何朝代,富有家庭的占比,远远不如贫困家庭。
目前随着造纸术的发展,购买书籍的成本有所下降,对于有的家庭来说,咬咬牙还是能够买的起。
可有书不会认,那也是白搭。
总不可能买回来垫桌角?
既然不想要垫桌角,那么只能再花大价钱,为自家孩子找私塾的教书先生启蒙。
这可是按天数收费,价格低不了。
而有了标点符号之后,看些启蒙相关的自带断句书,学起来也能更加的方便快捷。
可以为一个贫困家庭的启蒙,节省一笔开支。
但话又说回来,节省的开支终究有限,没钱启蒙的家庭,还是大有人在。
想到这,
徐妙锦眉头一簇,叹息一声说道:
“陈公子,虽然这标点符号能帮助贫困家庭孩童启蒙,节省一笔钱,可终究有限。”
“毕竟一个孩童启蒙,本身又能认识多少字?而一般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也教不了,只能请教私塾里面的先生。”
“相较于标点符号的断句,我认为认识字则更加重要。若是没有办法解决这一问题,贫困家庭的孩子读不起书的情况,依旧存在,并不会发生根本的变化。”
徐妙锦提出的疑难点,可谓打到了蛇的七寸。
启蒙说到底是为了识字,字都认不全,那么提前学会断句的意义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