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拼音,天下人人皆有书读
话落,徐妙锦赞同的点了点头。
标点符号虽然实用,但若是想要推广却难如登天。
毕竟这玩意儿不是你想要推广就能推广,而是需要依托书籍才行。
而且还有一个困难的地方,就是读书人的接受程度。
这些读书人从启蒙开始,对现有的版本已经形成了思维惯式,想要打破这种惯性,需耗费巨大心力。
尤其对那些年事已高、观念根深蒂固的老学究而言,改变几乎难如登天。
因此,
若贸然在民间大规模推广标点符号,极有可能陷入事半功倍、遭人抵触的困境。
然而,在朝廷内部推行却不失为明智之举。
毕竟所有的奏疏之类,都是现写,不存在古典书籍。
而且朝堂往来的奏疏文书皆是官员仕途命脉,引入标点符号后,君臣间的旨意传达将更为精准明晰。
在身家性命面前,官员们自然会摒弃旧习,非常乐意接受新规则。
徐妙锦虽身为女子,却胸怀天下,一心盼着大明繁荣昌盛。她坚信,全面推广标点符号,能大幅提升国民文化素养。
毕竟这套符号系统,能助力读书人更高效地钻研学问,实为推动学术发展的有力工具。
徐妙锦感受到了推广的难度,她又想起了陈羽只解释了前半句话,那后半句话呢?
“陈公子,推广有难度,可你刚刚却说,若是放在儿童启蒙阶段却大有益处,不知这个说法又是为何?”
陈羽吃的差不多了,他拍了拍圆滚滚的肚子,靠在椅背上说道:
“这个说法很简单,如今市面上的古典书籍看起来都比较晦涩难懂,这对于儿童启蒙阻碍极大,所以儿童启蒙阶段的时候,需要非常依赖那些教书先生言传身教,才可进行识文断句。”
“这样一来,过于依赖私塾的教书先生,局限太大,效率太低。对于想要让家中儿童启蒙的贫困家庭来说,购买书籍已经耗费了他们家中大半钱财,这个时候还能请得起教书先生,上得了私塾吗?”
“要是能,恐怕就要面临饿死的风险,显然不是明智之举,所以他们也只能被迫放弃读书,这也就使得贫苦家庭大半失去了读书的机会。”
“可有了这些标点符号之后,哪怕贫苦子弟,也能够独立解决识文断句的问题,这样一来无疑给了贫苦一个读书的机会。”
“如此,大明读书人多了,那么人才自然也就会相应迸发而出,人才多了,是不是意味着大明的国力增强,这又何尝不是国家繁荣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