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储备人才革新,笼络才子人心(第3页)

“其实后面两种说的是一种情况,自古以来就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既然这样,他们参加了一场科举,自然想要入仕途,结果因家中寒门,或贫困,导致再也撑不起三年的备考。”

“这样的结果直接导致了那些有真才实学的学子,被现实拖垮,埋没成泯然众人矣,是他们的最终归宿!”

“所以,若是朝廷能在官员系统与科举系统中,进行适当的调整,将那些偏科有真才实学的人留下来,那么不仅会起到扩充官员的效果,还可以让天下间的学子,更加认可永乐一朝,认可永乐帝!”

“因此,对官员系统和科举系统的改革,势在必行!”

“好!说的太好了!”陈羽话音刚落,李至刚便激动的一巴掌拍在了大腿上,看得出来力道很大,但他还是忍不住连连叫好。

“陈兄弟,你分析的很全面。”

“魁星百年难遇,洪武一朝也不曾有人获得这样的殊荣,如今一见,我才发现为何魁星会是魁星了!”

“你这分析条理分明,每句话都说到了要害上,比起我那粗浅之见,不仅来得全面,更是说得透彻!”

“不过话说回来,我大明朝堂之上,既要有能决断国家大事的栋梁之才;更少不了一批夯实根基的干练之士,正是这些人,才是平日里打理琐碎政务、支撑国事运转的基石!”

“再者说如今不管是士绅学子,还是市井百姓,对咱永乐朝多少存着些微词。要是朝廷能拿出些实在的革新举措,想来不仅能留住天下才子,让他们甘愿入仕效力,更能让天下人打心底里认同咱永乐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