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宣读奏疏,心思各异(第3页)

这个说法,很委婉。

做贡献得名额,听起来朝廷注重赏罚分明,不会过于刺耳。

整篇通读之后,整个大殿内没有嘈杂,反而寂静无声。

若此时掉在地上一根针,都能听到声音。

所有人全被这种引起商贾、建设大学等策略,震撼到了。

这份奏疏抛开其他不谈,光是所出现的几个势力,全部都获利一点来看,堪称完美。

不可否认,这一份奏疏若是实施,获利最大的定是朝廷。

毕竟无论是落榜生还是商贾,最终都是为了朝廷的人才储备服务。

这项制度若实施,估计会成为科举这样,一直被延续下去,百年、乃至千年的制度。

但学府那么神圣的地方,怎么能被金钱玷污!

那可是圣贤书啊!

想到这,在场三四品官员,心中焦急,想着二品官员咋没人冲锋。

出言反驳,我们好跟团啊!

其中,最焦急的一批人,当属坚定不移奉行程朱理学的官员。这份奏疏上面的内容,在挑衅程朱理学下的皇权框架,这是他们所不能够容忍的。

二品官员因已被敲打过,所以将希望都寄托在了‘莽夫’夏原吉身上。

夏原吉此人虽然榆木脑袋一些,可也是读过圣贤书的,而且对商贾很是厌恶,定然会站在他们这边。

……

朱棣将大殿内各个官员的反应尽收眼底,并没有急着宣陈羽出来,探讨这个奏疏议题,而是给了夏原吉一个眼神。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当中,夏原吉得到授意,缓缓站出队列,朗声道:

“陛下,臣听后,认为此计策构思之精妙、格局之宏大,实乃古所未有、今所未见,乃是划时代的绝佳国策!”

“此策推行之初,或许在短时间内难见显著成效,然臣愿以己之见断言,只需假以三五年光阴,待其根基稳固、成效渐显,届时此策蕴藏的磅礴力量,必能令朝野上下叹服其远见卓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