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 海鹰舰载机,矢量推力
他按下遥控器,幕布上出现了一架战斗机的草图轮廓:"'海鹰'将是世界上第一种专为地效航母设计的舰载机,它必须满足几个关键要求:一是短距起降能力,适应'鲲鹏'有限的甲板长度;二是较强的对海、对地打击能力;三是良好的低空机动性能;西是简单可靠的结构,便于维护和生产。/咸/鱼`墈,书_徃· \勉′费′阅′毒\"
一位年轻工程师举手提问:"李总工,您刚才提到短距起降,这是否意味着我们需要类似星条国正在研发的弹射装置?"
李明远摇摇头:"不,我们会走一条完全不同的技术路线。"
他在黑板上迅速画出一个示意图:"'鲲鹏'的起飞甲板长度只有120米,传统固定翼战斗机需要至少800米的跑道才能安全起飞。即使采用弹射器,也很难在如此短的距离内让战斗机达到起飞速度。"
李明远停顿了一下,观察着众人的反应,然后继续道:"因此,我们将采用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矢量推力。"
会议室内传来一阵惊讶的议论声。
"矢量推力?"一位资深工程师皱眉,"您是指发动机喷口可以改变方向?这种技术在世界上尚属理论阶段,还没有任何实用化的先例。?萝,拉¨小¢税~ +已¨发+布·蕞_歆?璋?踕/"
李明远微微一笑:"没错,正因如此,它才是我们的机会。"
他走到黑板前,迅速画出一个发动机的剖面图:"传统发动机的推力方向是固定的,只能向后推进。而矢量推力发动机可以改变喷口角度,使推力方向随之变化。"
他在图上标出了不同的喷射角度:"起飞时,喷口向下倾斜45度,一部分推力用于提升,减少起飞滑跑距离;巡航时,喷口恢复水平位置,提供正常前进动力;机动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喷口角度,大幅提高转弯率和爬升性能。"
会议室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个前所未有的设计理念震撼了。
一位年长的工程师终于打破沉默:"李总工,这个概念确实非常革命性,但实现起来困难重重。喷口机构需要承受极高温度和压力,还要保证精确控制和可靠性。这些技术挑战,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