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 海鹰舰载机,矢量推力(第2页)

 "我理解这些担忧,"李明远点点头,"但我们不需要一步到位。'海鹰'的第一代原型机,可以采用相对简化的矢量推力系统——只有两个固定角度:起飞/着陆模式和巡航模式。_咸.鱼¢墈~书, *哽′辛?最`全+这大大降低了技术难度,同时仍能满足短距起降的基本需求。" 

 他转向另一位工程师:"刘工,你在北极熊国学习过涡轮发动机设计,你认为这种双模式矢量喷口在技术上可行吗?" 

 刘工思索片刻,缓缓点头:"理论上是可行的。如果只需要两个固定角度,可以通过简单的机械联动实现喷口位置的切换。主要挑战在于耐热材料和密封问题,但这些都是可以解决的工程难题,而非原理性障碍。" 

 李明远满意地笑了:"正是如此。我们不需要完美的解决方案,只需要一个足够好的、能够工作的系统。随着技术的成熟,我们可以在后续型号中逐步引入更复杂的全向矢量推力技术。" 

 他走回主席台,按下遥控器,幕布上出现了更详细的设计草图:"现在,让我介绍'海鹰'的基本参数——" 

 "机长:15米 

 翼展:10米 

 最大起飞重量:8吨 

 发动机:单台改进型涡轮喷气发动机,最大推力4500公斤 

 最大速度:音速1.2马赫(高空) 

 巡航速度:900公里/小时 

 作战半径:600公里 

 武器载荷:2000公斤,包括空对空导弹、空对舰导弹和常规炸弹 

 特殊设备:双模式矢量喷口系统,增强型短距起降能力" 

 李明远环视一周,继续道:"从今天起,我们有六个月时间完成'海鹰'的详细设计,一年内必须实现首飞。这个时间表非常紧张,但我相信以在座各位的才智和奉献精神,一定能够完成这一挑战。" 

 会议室内的气氛变得热烈起来,工程师们纷纷开始讨论技术细节和可能的解决方案。李明远满意地看着这一幕,知道自己己经成功点燃了团队的激情。 

 两周后,舰载机设计室内,李明远正与首席设计师胡志远讨论"海鹰"的最新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