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朝廷之论(第3页)
“如今大明朝廷人才济济,外有魏国公,曹国公,宋国公等人震慑前朝宵小,守护大明江山。”
“内有刘中丞,李右丞等贤臣辅佐朝政……”
……
“停停停。”
不等叶谦把话说完,朱棣当即挥手将其打断。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我想听的是你真实看法。”
叶谦微微一愣,随而露出苦笑:“真也?”
朱棣面色肃穆,重重点头。
叶谦深吸口气:“方才草民所说,句句属实!然,看似尧天舜日的朝廷,实则……”
“实则如何?”
朱棣问道。
“实则却是尸位素餐!”
朱棣双眸一凝:“此话何解?”
“今正月,右丞相汪广洋被陛下贬为广东行省参政,胡惟庸揽下右丞相职。咱这位右丞相表面上是德才兼备的良臣,实在却是在暗中培养自己亲信势力,笼络淮西权贵。”
“如今整个朝堂上下,对胡右丞马首是瞻的官员越来越多,大有一言堂的趋势,祸乱朝纲!”
……
私下妄论朝廷,乃大逆不道之罪,可此刻的叶谦是越说越起劲,他所说的一切,也完全得到了朱棣的认可。
朱棣饶有兴致的看着侃侃而谈的叶谦,心头多叶谦也重新有了一定的了解。
叶谦虽为举人,却并未步入朝堂,但他对朝堂的了解却不亚于任何一位大员,这让朱棣惊讶。
如今的朝堂,虽还说不上百官以胡惟庸马首是瞻,但胡惟庸自接任左丞相以来,淮西勋贵已经有不少文臣武将被其拉拢。
“叶举人未入朝堂,未曾想却有如此之深的见解,不知叶举人又是如何看到胡惟庸一事?”
叶谦摇了摇头:“草民一介布衣,方才所言一切已是大逆不道。草民不敢说,也没得说。”
朱棣一笑,也并未继续在逼问叶谦,起身的同时给叶谦满上一杯茶水。
“叶举人,用茶。”
叶谦受宠若惊,连忙谢礼。
看着眼前叶谦,朱棣越看心越喜,轻抿了一口茶水后,朱棣看着叶谦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叶举人十年寒窗,想来也是位心怀抱负之人,倘若有朝一日,叶举人入朝廷为官,成为一方父母官,不知叶举人又会如何为政,如何兴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