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科举取消?我忽悠朱棣造反是安仔啊
第十四章 取消科举,无奈之举(第3页)
朱标连忙解释:“父皇,儿臣并非质疑父皇的决定,只是……”
不等朱标说完,朱元璋挥手将其打断:“标儿,父皇何尝不知科举的重要性,可任何事情都有利弊。”
“几次科举,朝廷的确挖掘了很多贤才,可这些所谓的贤才除了会纸上谈兵,真有才能少之又少。”
“而父皇废除科举,还有更深之意,标儿,你既为我大明太子,理应要看清风平浪静之下的波涛汹涌!”
“如今的朝堂看似祥和,实则暗中却从不缺乏拉帮结派,组党营私之人。就拿咱得这些开国功臣来说,这刘伯温跟李善长两人那可是政治见地的死对头。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官僚仗着咱为总后台,把持朝政,拉帮结派,组党营私,陷害忠良,违法犯政。”
“咱话说的难听一点,他们这些人全都是粗人一个,上阵杀敌他们是能手。打理朝政……”
朱标心中清楚,父皇口中的他们,值得就是以李善长,胡惟庸为首的淮西勋贵。
当然了,有一点朱元璋错了。
淮西勋贵当中并非全是粗人。
李善长不是。
胡惟庸也不是。
在听了朱元璋的一番教诲,朱标此刻也明白了一些道理。
取消科举,实属无奈之举。
至于这无奈究竟在于何处,这还需要朱标自己去体会。
“父皇,儿臣愚钝,虽不名父皇苦心,但也愿为父皇分忧。”
朱元璋闻言,哈哈大笑。
“标儿有心,咱心中甚慰!科举所停罢,但举贤一事可不能停,这段时间,各州地主管官吏呈上不少举荐文函,标儿你来的正是时候,正好帮咱一起看看。”
朱元璋笑到。
“儿臣遵旨。”
得到朱元璋的首肯,朱标毕恭毕敬上前,拿起龙案上的举荐文函开始查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