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夫女穿成女王妃星辰神宫的尚九

第九十六章 进京前的暗潮

朔风卷着细雪,打在将军府书房的雕花窗棂上,发出细碎的声响。黄玉卿指尖捏着少帝那封召他们回京述职的明黄圣旨,宣纸上“共商国是”四个字墨迹未干,却像压了千斤重的石头,让她心口发沉。

萧劲衍刚从校场回来,玄色劲装还沾着雪粒,他抬手解下腰间佩剑,剑穗上的狼牙坠子轻轻晃动——那是去年北境之战斩获的敌将信物,如今却成了提醒他局势未稳的警钟。“京中这道旨意,来得不是时候。”他走到黄玉卿身边,目光落在她微微蹙起的眉头上,伸手替她揉了揉眉心,“刚打退北境联盟,朔北根基还没扎稳,少帝突然召我们回去,怕是没那么简单。”

黄玉卿抬头看他,眼底映着烛火的微光:“你也觉得不对劲?少帝前几日还在嘉奖令里说‘朔北乃国之屏障,卿等可安心镇边’,转头就变了主意。这‘共商国是’,恐怕是‘共审朔北’才对。”她将圣旨摊在桌上,指尖划过“富可敌国”四字旁的留白,“京中那些权贵,早盯着我们的酒坊、牧场和钱庄了。这次回去,少不了要应付一场鸿门宴。”

萧劲衍沉默着点头,伸手拿起桌上的朔北舆图,指尖点在新都的位置:“我们在朔北建城、开商路,流民归附者日众,军中粮草充足,这些事传到京中,早成了别人眼中的刺。尤其是靖王,上次送来的西域战马,明着是示好,实则是想探我们的军事实力。这次回去,他必定会借着少帝的名义,逼我们交出些东西。”

“交出东西是小事,怕就怕他们拿‘功高震主’做文章。”黄玉卿起身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冷风裹着雪沫扑进来,让她瞬间清醒了几分,“你还记得去年冬天,我们用空间里的血参救老将军时,老将军说过的话吗?他说京中那位致仕的柳太傅,当年就曾借着‘整顿边防’的名义,削了三个边将的兵权。如今柳太傅虽退了,他的门生故吏还在朝中任职,这次说不定会借着我们回京的机会,旧事重提。”

这话像一颗石子,投进萧劲衍的心湖。他想起父亲中风初愈时,攥着他的手说“京中水深,切莫轻易涉足”的模样,喉结动了动:“父亲的话,我一直记着。只是这次是少帝亲召,若是抗旨,反倒给了别人把柄。”他走到黄玉卿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驱散了她指尖的凉意,“不过你放心,我已让暗卫去查京中动向,尤其是靖王和柳太傅那边的消息,不出三日,应该就能有回音。”

黄玉卿点头,转身从书架上取下一个紫檀木盒子,打开后,里面整齐码放着一叠叠账本——有酒坊的出入明细,有牧场的牲畜存栏记录,还有钱庄的黄金储备清单。“这些东西,我准备带上京去。”她拿起一本酒坊账本,指尖划过上面的数字,“我们的酒坊之所以能盈利,一来是靠朔北独特的野果,二来是靠军中帮忙运输,没有动用朝廷一分钱。牧场的牛羊,是牧民自愿入股养殖的,我们只是提供了种子和技术,分账时也优先分给了牧民。这些账目清清楚楚,就算他们想找茬,也抓不到把柄。”

萧劲衍看着她认真的模样,眼底泛起暖意。从初见时那个敢当众拆穿谣言的女子,到如今能替他打理朔北大小事务的贤内助,她的成长,他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你准备得周全,只是京中人心叵测,光有账目还不够。”他伸手拿起一枚玉佩,那是黄玉卿的空间玉佩,上次雪灾时,她就是靠这枚玉佩里的灵泉水,救了不少冻伤的牧民,“空间的事,终究是我们最大的底牌,这次回京,你千万要小心,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动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