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三(第3页)
到了不得不分离的地方,孟扶风期期艾艾地问她:“三日后,你定会来的罢?”阿苏玛半喜半嗔,嘲弄道:“好啦,你已经问了我一路了!我肯定会从日出等到日落的!”孟扶风嘿嘿地装傻,欲待伸手抱她下马,她却已轻身一跃,翩然下鞍。孟扶风又捏了捏她的手,这才上马,朝相反的方向驰去。
他每次擅自出门,都从后院角门中溜回来。守门的老院公很好说话,只要招呼一声,无论多晚都会给他留门。谁知这次大中午的,院门就紧紧拴上了,连老院公也不知去向。他微感奇怪,只得绕到正门,敲了敲门环。过了许久,舒娘子才来应门,一身尘土,像是奔波了很久似的。舒娘子并不言语,侧身将他让进。
他猛然看见院中堆积了满地的家什,有一个锦袍皂靴的人站在旁边,拨拉着算盘,指挥力役搬运花盆。在他们面前,停着一辆苫着油布的板车,一根红木凳脚支在外面。孟扶风认出那人正是镇中有名的财主姚大,心头火起,揎拳捋袖,便要上前凭理。母亲却一手拽住了他,面如寒霜,冷冷道:“过来。”
他从未见过母亲这般模样,一阵不安袭上心头,腿脚发颤地跟随她进了灵堂。父亲的神主刚摆上不久,还覆着鲜亮的红布。母亲一把将他拖了进来,指着地上的蒲团,命令他:“跪下。”孟扶风糊里糊涂地跪了下去,却还仰脸问道:“今日并非头七,为何……”母亲却将他的头狠狠摁了下去,额角触到桌角上,鲜血长流。舒娘子却如没看见一般,直到他一连磕了十几个响头,才嗵得一身跪坐在他身边,满面泪光。
孟扶风头一回见母亲如此失态,不禁慌乱道:“娘,娘,您病了吗……”舒娘子却将袖一摔,恨声道:“带上你的刀箭,商队明天启程。”孟扶风整个人似被抽去了魂魄一般,呆坐在地上。透过眼前流淌的血滴,他看到母亲死死咬紧牙关,面上痛不欲生。
他忙忙站了起来:“我去告诉阿苏玛……”舒娘子一声断喝:“回来!”孟扶风直想掉头不顾,可那声音却如追魂索命一般,那般清晰,如炸雷响在耳边。她只听母亲一字一句道:“回来。不然,再也别进我玄刀门。”孟扶风心乱如麻,只得站住脚跟,却还不死心道:“商队又不是只这一趟,何必如此心急。”
舒娘子却挑开了红绸,怔怔地望着镶金的黑色灵牌,语声飘忽:“成婚三个月,你爹就奉诏出征了,其实他本可以不去的……玄刀门都可以不去的……”孟扶风轻声道:“娘,这话您已说过很多遍啦。”舒娘子从恍惚中惊醒,一步抢到门边,指间露出了一把银钥。孟扶风大叫一声,冲上去就掰她的手。可平素柔弱的母亲,此时却似有无穷的力气,嘶声喘着气,眼中直要喷出火来。孟扶风不敢当真伤了她,还想好言劝慰,舒娘子却已砰得合上门,一声脆响,落上了钥。
孟扶风拍打着门窗,连窗纸都快震破了,门外哪还有一个人?空中还飘来袅袅的玉兰花香,小厮打黄莺儿的嬉闹声只有一墙之隔,可他却觉得做了很长的一个梦,现在梦醒了,只有父亲冰冷的灵位在高处俯瞰他。
次日天不亮,孟扶风随母亲和舅舅踏上了南归的路。就在那一年,冰雪迟迟不化,顿珠草原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蝗灾。那最肥沃丰饶的一片绿茵,再也养不活世世代代赖之生存的儿女们了。草原上的牛羊没了食物,大批倒在了路边。随处都是焚烧畜尸的火堆,草原上镇日笼罩着腐烂的气息。渐渐地,已经没有人去分辨火堆中高高累叠的是人还是牲畜,一种人们从未见过的瘟疫迅速蔓延开来,吞噬了每一个从饥荒中活下来的幸运儿。
后来逃出来的人们,都说那一年顿珠受到了鹰神的报复,因为懦弱的塔布王背弃了三百年前的誓约。他们称之为血色的“阿苏玛”。
又过了很多年,平定图鲁木的英雄事迹早已淡出人们的记忆。即便是昔日洛桑城中那些胡人权贵的后裔,也安然地娶着汉家姑娘,年复一年地向美丽的顿珠草原献上贡品,感谢她赐予的宁静。就在永安二十一年,勇毅侯以谋逆论诛。两年后,玄刀门阂门招安,权将军孟扶风于金銮殿上拜受白旄、黄钺,为大周永世镇守西北边关。
可是,没有人知道他回来还有另一个目的。他怀着小小的期冀,避开麾下将士,悄悄地顺坡驰下那片湖边低地。他的马奔得太快,卷起一阵旋风,吹动芦苇轻轻摇摆。几头红喙黑项的水鸭扑棱棱振翅而飞,打碎了镜子一般的湖面。
他向水边走去,脚下踢到了什么东西,深埋土中,却并非石块。他一时好奇,用手刨挖了起来。原来是断成两截的骨笛,被风沙侵蚀得看不出颜色,有如化石,却毅然插在他到湖边的必经之路上。那断面平整光滑,显是用利刃削断的。
他再也没有见过阿苏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