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西瓜卖出了天价发家全靠它行走的石头子
第60章 剩下的瓜随便摘(第3页)
赵寡妇在村口听人说时家地里的瓜随便摘,拉着狗蛋就往瓜地跑。
一进地,狗蛋眼尖,瞅见时家剩下的那些瓜,个个都比自己个头大上一圈。他愣在那儿,两相一比,先前的得意劲儿全没了,心里头像被泼了盆凉水,凉丝丝的提不起劲。
赵寡妇可不管这些,拉着他在地里挑挑拣拣:“快,找那纹路深的,拍着响的,准甜!”
狗蛋没精打采地帮她找了几个熟得透的,往筐里一扔,低着头不说话。赵寡妇只顾着往筐里塞瓜,没瞧见儿子蔫蔫的样子,还喜滋滋地说:“还是时家有本事,种的瓜就是不一样。”
回家的路上,狗蛋一路踢着石子,腮帮子鼓鼓的。赵寡妇问他咋了,他闷闷地说:“咱家的瓜,还没人家不要的好……”
赵寡妇愣了下,随即拍了拍他的背:“傻小子,这有啥?明年咱也学着种,保准比他们强!”嘴上这么说,心里却也嘀咕,时家这本事,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学来的。
老时家的人没闲着,瓜季过了,还有地里的萝卜,又开始往府城跑。
一车萝卜卖下来,确实没一个西瓜挣得多,可时老大他们不躁,稳稳当当地守在集市角落,一五一十地跟人讨价还价。有人嫌贵,他们就笑着说:“咱这萝卜瓷实,炖肉炒菜都甜,您买回去准不亏。”
从府城往回赶时,车斗里总不忘捎些粮食。有时是几袋精米白面,有时两袋豆子,都是瞅着价格合适顺手买的。时老大说:“空车回去也是空着,捎点粮,家里就少跑趟腿。”
家里人见他们每次回来都带些粮,心里踏实。时老太常说:“卖萝卜挣得是少,可积少成多,还能顺带把粮捎回来,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