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西瓜卖出了天价发家全靠它行走的石头子
第135章 真得不太平了(第3页)
村长在老槐树下召集大伙,嗓子哑得像砂纸磨过:“我知道你们心疼孩子,谁也不想送娃去送死!可这兵荒马乱的,咱们能逃到哪儿去?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难道要一家子去当流民,饿死在路边吗?”
村长的话说到这,底下就有人忍不住抹起了眼泪,一个妇人攥着衣角哽咽:“不能再送了!上次征兵回来的才几个人?谁家不是缺了爹少了娃,哪还有全乎的人家啊!”
这话戳中了所有人的痛处,人群里一阵骚动,又有人接话:“可话又说回来,没汉子们去战场挡着,咱们迟早都是阶下囚,到时候连哭的地儿都没有!”
两句话堵得大伙没了声,晒谷场静得能听见风刮过槐树叶簌簌落下,每个人都垂着头,满心的两难压得人抬不起头。
村长看着眼前的光景,叹了口气,声音软了些:“罢了,都先回家吧,好好跟家里人合计合计,明天再给个准话。”说完,他背着手先走了,留下一群人还在原地愣着,没人挪步,只有夕阳把影子拉得老长,裹着满村的愁云。
村长刚跨进家门,赵平就迎上来问:“爹,咱们家怎么办?”这话把村长问得一愣——他心里也没谱。家里三个儿子,两年前送出去一个就没回来,如今只剩俩,虽说十八岁的大孙子也够了岁数,难道真要再送一个去战场?白天在老槐树下劝别人的话一套套,可落到自家头上,怎么也硬不起心肠。
赵平见爹不吭声,凑上前低声说:“爹,要不这样,咱们去牙行买个人,替咱家去当兵,这不就成了?”
村长眼睛一亮:“这也能行?”
“前两天我去县里,跟以前的同窗聊天才知道的。”赵平连忙答。
村长当即一拍大腿,声音都发颤:“买!买!明天一早就去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