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每个人的小心思

 十日后,县令翻看着手里的税册,见收上来的税粮大多是红薯,不由得连连摇头。^0+0/小?说!网_ ¢已~发·布.最\新+章*节.这红薯他去年尝过烤的,味道倒还过得去,可架不住多吃,吃多了烧心涨肚,实在算不上什么好粮。 

 他把税官叫到跟前,问道:“怎么这两个镇交上来的都是这红薯?” 

 那税官赶紧回话:“回大人,他们地里种的就是这个,自然就交这个上来。” 

 “有没有问过,他们为何都种这个?”县令追问。 

 税官忙答:“回大人,听他们说,这红薯耐旱,还好活,碰上好年头,一亩地能收上千斤!” 

 “哦?这东西竟有这么高的产量?”县令眼睛一亮,心里头打起了算盘,随即吩咐道,“去,给我仔细打听打听,把这红薯的种植法子全弄清楚了报上来。” 

 “是,大人!小的这就去办!”税官应着,转身就往外走。 

 税官一路打听,最后寻到了老时家。他上前敲了敲门,接待他的是时老大。税官脸上堆着笑,客气道:“时家大爷,我是镇上的税官,有件事想请教您,不知方便不方便?” 

 时老大请他进屋,倒了碗粗茶递过去:“大人有话请讲。*如′文^网` ^最¨新/章·节\更′新·快,” 

 税官这才把想打听红薯种植法子的来意说了。时老大听了,也没藏着掖着,从育苗时怎么选种、如何育苗,到下地时要起垄、间距留多宽,浇水施肥该咋拿捏,一五一十说得明明白白。 

 税官听得仔细,临走时又客客气气谢了半天,这才转身离开。一路上,他脑子里反复琢磨着时老大说的那些门道,又想起自己昧下的红薯,心里顿时有了主意。 

 回到家,税官赶紧找了张纸,把红薯的种植法子详详细细写了封信,又让人把藏起来的红薯全部装车,打发人往老家送—— 

 税官把从时老大那里听来的种植法子细细整理成一份文书,恭恭敬敬送到了县令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