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城主府走一趟

 院子里的积雪被扫到角落,露出青石板上的纹路。*s^h-a.n,s.h!a+n?y¢q¨.~c!o¨m.时薇娘带着几个妇人在堂屋忙活,裁好的红纸上,大舅妈正用毛笔写“福”字,墨香混着炭火的暖意,漫得满院都是。 

 “小花过来,给你鬓角别朵绒花。”时薇娘笑着往孩子头上簪了朵红绒花,又给小雪也别了一朵,“咱们小石头也有。”她从针线筐里翻出个虎头小香囊,往小石头脖子上一挂,“辟邪的。” 

 小石头攥着香囊,眼睛亮晶晶地瞅着廊下挂的红灯笼,“姐姐,我要吃年糕。” 

 “要吃年糕是不是?”时薇端着蒸好的年糕从厨房出来,糯米的甜香引得孩子们围过来,“先洗手,每人一块。” 

 刚子舅舅和族长在廊下贴春联,红纸黑字在白雪映衬下格外鲜亮。“‘岁岁平安’,这词好!”族长眯着眼念,“有傅将军在,今年该能安稳些了。” 

 田贵舅舅正带着半大孩子们堆雪人,特意给雪人戴了顶旧棉帽,手里插着把扫帚,逗得孩子们首笑。富贵舅舅和里正坐在屋里算路程,算盘打得噼啪响:“初三动身,往南走,避开官道……” 

 胡青青没心思凑这份热闹,她站在西厢房门口,望着傅砚修住处的方向出神。她摸了摸怀里揣着的绣花帕子,那是她连夜绣的,上面歪歪扭扭绣着朵牡丹,原想送去讨个好,却连大门都进不去。 

 日头偏西时,张猛派人送来了年货——两大筐馒头,还有些腊肉和糖果,说是傅将军的意思。时薇娘往那人手里塞了个红包:“替我们多谢将军。”转头又叹气,“也不知他今日能不能吃上口热乎的年夜饭。” 

 时薇正往灶膛里添柴,听见这话,添柴的手顿了顿。 

 夜幕降临时,院子里点起灯笼,年夜饭的香气飘得老远。族长端起粗瓷碗:“今年能在这儿过年,全靠小薇,靠傅将军!咱们干了这碗!” 

 众人齐声应和,碗沿碰撞的脆响里,孩子们的笑声格外清亮。时薇喝了口热汤,眼角余光瞥见胡青青没动筷子,只望着窗外发呆,不知在想些什么。 

 而傅砚修的卧房里,己经醒了片刻,军医正喂他喝些稀粥。他望着窗外的灯笼,忽然问:“城西那边,热闹吗?” 

 亲兵愣了愣,答:“听说是在准备年夜饭,孩子们笑得挺欢。?g`o?u\g!o¨u/k.a·n?s¨h?u~.`c_o?m^” 

 傅砚修嘴角似乎牵了牵,没再说话,闭上眼时,喉间那抹甘甜味,竟比粥还暖些。 

 这一夜,沧州城的鞭炮声零星响起,混着寒风落在雪地上。时薇躺在炕上,听着隔壁小花和小雪的梦话,心里忽然安定下来——不管前路如何,能和家人一起守岁,总是好的。 

 玄衣骑兵队瞒得很好,城西除了时薇,没人知道傅砚修受伤的事。被抢走的粮草也如数拿了回来,还发现几处地窖,藏有大量粮食,和金银财宝,通通都被傅砚修的人搜刮干净,傅砚修派人分成一小袋一小袋的,都给城里的难民送去,剩下的都给士兵们补给,吃不饱,可不行。 

 随着这些物资的发放,沧州城的氛围明显好了起来。难民们眼中有了希望的光彩,孩子们也不再像之前那样面黄肌瘦、啼哭不止。 

 大年初一的晨光刚漫过墙头,城西的院子就热闹起来。青山村的村民们聚在堂屋,就着热茶聊起往后的打算。“等过了初三,有傅将军的人手护送,心里踏实。”刚子舅舅搓着手笑,“听说粮草都追回来了,还多了好些,这荒年里,有粮就有底气。” 

 族长点头附和:“是啊,昨天见着骑兵队分粮,一小袋一小袋的,给城门口的难民都发了些。傅将军是个实在人。” 

 正说着,贾大少带着小厮来了,手里拎着两盒点心,脸上堆着笑:“给各位拜年了!这是城里细点,尝尝鲜。”他眼睛瞟着屋里,没见着时薇,心里暗自嘀咕,这姑娘大过年的跑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