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地龙翻身
“这天怕是要作妖。”族长勒住马,抬头望了望天色,眉头拧成个疙瘩,“里正,咱们得赶紧找个避雨的地方,不然这雨下来,老的小的可经不起冻。”
里正连连点头,转头对两个骑瘦马的壮年汉子道:“你们俩快马加鞭,往前探探,有破庙、废屋都行,能遮风挡雨就成!”
两人应声而去,队伍却不敢停,只能放慢速度往前挪。时薇坐在骡车旁,看着路边缩在草堆里的难民,心里沉了沉。空间里的粮食足够,可她不敢一次性拿太多,只能趁着休息时偷偷塞给几个老人孩子。
没等多久,探路的人就回来了,脸上带着急色:“族长,前面几里地的破庙、山洞都被难民占满了,连能蹲人的屋檐都没剩下!”
话音刚落,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先是零星几点,很快就连成线,噼里啪啦地打在人身上。寒风一吹,孩子们顿时哭了起来,妇人们慌忙把孩子往怀里裹。
“别慌!”族长扯着嗓子喊,“把防雨布拿出来!”
青山村的村民们早有准备,纷纷从车上翻出用油布缝的防雨布。族长里正都拿出几张防雨布,大家七手八脚地找了块相对平坦的空地,用木棍撑起防雨布,好歹搭起几个临时棚子。
骑兵们没带防雨的东西,正打算淋着雨守在外面,时薇忽然拉了拉带队亲兵的袖子,往旁边指了指——五张崭新的防油布正靠在一棵树下,和族长里正一样,都是足有十米宽,看着就厚实。
“这是……”亲兵愣住了。
“刚从车上翻出来的,忘了拿。”时薇语气平静,“分着用吧,别冻着了。”
亲兵也顾不上多问,连忙指挥弟兄们搭棚子。五张防油布很快支起来,一张给了女人们和孩子,两张分给男人,剩下的两张留给骑兵和难民里的老人。大家挤在棚下,听着外面哗哗的雨声,总算松了口气。
贾大少撑着把油纸伞,颠颠地跑到时薇这边的棚子外,脸上堆着笑:“小薇姑娘,我这伞大,咱们挤挤?”
时薇正给小石头擦脸上的雨水,头也没抬:“不用了,这里挤得下。”
贾大少碰了个软钉子,却不死心,站在棚子边不肯走,嘴里絮絮叨叨地说:“这雨下得邪乎,等停了路肯定难走,我马车上有炭火,回头给孩子们烤烤火?”
时薇没接话,转头跟亲卫商量起接下来的行程。\我?的.书~城? ′最-新′章*节\更-新*快,贾大少看着她冷淡的侧脸,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他贾家在县城也是有头有脸的,何曾对一个姑娘这么低姿态过?可不知怎的,就觉得这姑娘不一样,身上那股沉稳劲儿,比城里的大家闺秀还让人稀罕,怎么看都喜欢。
雨越下越大,棚子里的人挤在一起,倒也暖和些。时薇娘煮了锅热粥,用粗瓷碗分下去,热粥的香气混着雨水的湿气,竟生出几分安稳来。
胡青青缩在角落,看着时薇被众人围着,男人们听她说话,女人们跟她搭腔,连骑兵都对她客客气气,心里的火气又冒了上来。凭什么?不就是运气好吗?
时薇没心思理会她的眼神,骑兵们目光落在时薇被雨水打湿的发梢上,忽然想起将军临走时的吩咐——“照顾好时姑娘”。他心里暗叹,这位时姑娘,哪是需要人照顾的?分明是她在照顾所有人。
雨下了整整一个下午,首到傍晚才渐渐小了。棚外积起水洼,寒气透过油布渗进来,时薇悄悄从空间里摸出几块炭火,塞进角落里的火堆,让火势旺了些。
贾大少还在旁边磨蹭,想说些什么,却见时薇抬头望了望天色,忽然道:“雨快停了,咱们得趁天黑前再赶段路,找个能过夜的地方。”
众人连忙收拾东西,没人注意到,贾大少望着时薇的背影,眼里的执着又深了几分。
雨丝渐渐稀疏,天边透出一抹昏黄的光。队伍重新整好行装,踩在泥泞的土路上,脚步声变得沉重。骑兵们牵着马走在最前面,马蹄陷进泥里,拔出时带着“咕叽”的声响。
“前面好像有个废弃的驿站!”走在最前头的亲卫忽然回头喊道,声音里带着几分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