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水叮咚张书勇.QD

52

 52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和六九,沿河看杨柳,

 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子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这是流传于邓县北部农村的谚语歌谣,说的是气候变化对于自然界和农业生产、人类生活的影响。

 谚语歌谣讲得果然没错:九九过后的几天里,麦苗起葶,豌豆开花;在布谷鸟清脆的啼鸣声中,太阳一天天的变大着,天气一天天的变暖着,汤山、禹山和杏山一带渐渐的山潮水润,草丰花美。工地上的人们纷纷脱去棉衣,换上夹衣;那些没有夹衣可换的只好依旧穿着棉衣,虽然敞着两襟裸着胸怀,到了晌午时候依旧热得汗流浃背,气得望天骂娘。

 与此同时,经过一个冬天的潮湿浸润,泥尘沾染,所有民工们的铺盖被褥连同棉衣棉裤全都变得坷坷确确硬硬邦邦,简直如同古代将士的盔甲一般,也到了该拆洗的时候了。

 有鉴于此,经在家的魏书记和赵主任研究决定,十林公社从各个大队征集了一百五十名妇女组成支前分队,前来引丹工地给本社的男女民工们拆洗被褥,去棉改单。

 张玉山在营部办公室接到魏书记的电话,得知妇女支前分队明日即将抵达的消息后,并未多想,只吩咐赵小棠一声,让他负责给支前分队安排食宿,分配任务,然后便匆匆忙忙的去了工地。

 太阳快要当顶时候,赵小棠冲出营部办公室,慌慌张张的奔向工地,边跑边叫:“张委员,张委员……”

 张玉山正在渠底双手执锨采土装车;距离老远,赵小棠便又是招手又是跳脚,气喘吁吁的喊叫着:“张委员,嫂子,嫂子她……”

 “你嫂子怎么了?”张玉山以为家里出了不好的事,登时脸色煞白,双手微微发颤。

 赵小棠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道:“嫂子,嫂子她……”

 “到底怎么了呀?”张玉山慌得差点就要丢锨在地,冲上去扯着赵小棠的胳臂催其快说了。

 赵小棠以手抚胸换了口气,终于说出囫囵话来:“嫂子跟随支前分队来到工地上了!”

 “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张玉山黑着脸凶了赵小棠一句,然后继续执锨采土装车;装了三锨土后,忽然把铁锨尖刃朝下往旁边的虚土上一扎,迫不及待的奔上渠岸,径朝禹山方向跑去。

 赵小棠见状,立刻跟着跑在后面大声喊叫道:“张委员,错了;张委员,错了!”

 张玉山跑出二百余步方才忽然想起似的,转头问赵小棠道:“你嫂子们的支前分队现在哪里?”

 “在杏山里面,南山下的小河边!”赵小棠双手卷做喇叭筒状,对着张玉山喊道。

 “你个小鬼头,怎不早说?”张玉山大声埋怨一句,立刻调转方向,大步朝着六里开外的南山跑去。

 “不是我不早说,是你自己太过性急,没问清楚就乱闯乱跑嘛!”赵小棠冲着张玉山的背影嘻嘻一笑嘟哝说道,说完吹着口哨转身朝向营部办公室走去。

 狭窄而曲折的山道上,张玉山跑得风快,道路两旁的树枝和藤蔓不时剐着他的脸腮,脚下的青草间蚱蜢飞溅,一只只不知名的鸟儿惊叫着扑棱棱飞起。张玉山仿佛没有感到也没有看见,只管气喘吁吁的奔跑着;他的眼前,也在反复闪现着他和春花间的桩桩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