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送别
这盏走马灯的绢面十分精致,上面绣着十二个绣娘纺纱的场景,每一个人物都栩栩如生,仿佛下一刻就会动起来。
当走马灯转到某个特定的位置时,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画面中竟然突然出现了一个身穿官服的身影,正站在织机旁边,仔细一看,这人正是叶明视察工坊时的模样。
更让人惊奇的是,灯架的底部还刻着一行小字:“赵氏孤女报恩制”。
“这不是去年雪夜收留的那个丫头吗?”武明堂拿起灯架,仔细端详着,“听说她现在在绣坊里当副管事呢。”
他若有所思地看着走马灯上的侯爷,忽然露出一丝促狭的笑容,调侃道:“不过这灯上的侯爷,怎么看起来比真人还要俊俏三分呢?”
与此同时,官办学堂的孩子们也早早地起了床,他们兴奋地拿着特制的网兜,在街道上奔跑着,专门去捡那些挂在树上的“天文灯”。
这些灯罩上绘制着精美的星图,据先生说,这些灯罩可以改造成显微镜的镜筒,用于观察微小的物体。
有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因为个子太矮,怎么也够不着高处的“天文灯”,急得她在树下直跺脚。
叶明看到这一幕,笑着走过去,轻松地把小姑娘扛在了自己的肩头上,让她能够顺利地够到想要的“天文灯”。
“侯爷偏心!”随着这一声呼喊,其他孩子们像是被点燃了一般,纷纷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叫嚷着。叶明站在梯子上,看着下方一张张不满的小脸,心中不禁有些无奈。
他本想只给其中一个孩子摘一盏灯,但现在看来,似乎每个孩子都想要一盏。叶明叹了口气,只得小心翼翼地在梯子上挪动身体,尽量满足每个孩子的愿望。
不一会儿,他的官袍下摆就沾满了松胶和彩屑,看上去有些狼狈。然而,孩子们却并不在意这些,他们兴奋地举着手中的灯笼,叽叽喳喳地讨论着。
就在这时,一个胆大的男孩突然开口问道:“侯爷,这灯里的星星能摘下来吗?”他的话音刚落,周围的孩子们立刻哄堂大笑起来。
午后的茶楼里,热闹非凡。说书人正口若悬河地讲着一段新鲜的段子:“要说那‘九凤朝阳’灯啊,昨夜可真是出了奇事!子时那会儿,凤嘴里的铜铃突然自己就响了起来,而且还连成了一曲《凤求凰》呢……”
满堂的茶客们都听得如痴如醉,沉浸在这个神奇的故事中,谁也没有注意到角落里坐着的几个书生打扮的外乡人。
他们正低着头,飞快地记录着说书人所说的每一句话,仿佛这些话对他们来说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
正月十七,尽管官府已经贴出了告示要收灯,但西街的王婆还是偷偷地把那盏小红灯挂在了床头。她看着那盏灯上画着的抱鲤鱼的娃娃,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这盏灯是她的孙子在学堂里得到的奖励,王婆觉得把它挂在床头,不仅能给家里带来一些喜庆的气氛,还能保佑孙子平安健康。灯罩里残留的蜡烛烧出个圆圆的月亮形状,倒映在墙上像真的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