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最强边关挡着我发光了

第623章 送别(第2页)

最热闹的是城南空地。工匠们拆解主灯架时,围观的人群里三层外三层。

当八仙过海的机关被卸下时,只听“嘎吱”一声,仿佛整个世界都为之一静。就在这静谧之中,一个白胡子老丈突然吟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他的声音并不大,却如同一道清泉,在这喧闹的氛围中流淌而过,引得在场众人皆是一愣,随即便爆发出一阵热烈的喝彩声。这喝彩声如雷贯耳,在空气中回荡,经久不息。

几个小学徒见状,趁机眼疾手快地捡走了掉落的齿轮,兴高采烈地说道:“这些齿轮可真是好东西啊!我们可以把它们改造成会转的笔筒,肯定非常有趣!”说罢,他们便像捧着宝贝一样,小心翼翼地将齿轮收了起来。

此时,绸缎庄门口已经挂出了一块鲜艳的招牌,上面写着“灯会同款”流光锦。那流光锦在阳光下闪烁着七彩的光芒,仿佛是由无数颗宝石编织而成,令人目眩神迷。

不远处的酒楼里,伙计们正热情地推销着“金粉元宵”。那元宵的外皮软糯香甜,轻轻咬开,金黄色的馅料便如同一股清泉般流淌出来,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就连街边卖糖人的老翁,也不甘示弱地开始吹制起了微型灯架模型。这些模型小巧玲珑,工艺精湛,其中最精巧的一个,甚至可以放在掌心转动,让人不禁感叹老翁的手艺之高超。

暮色渐浓,最后一盏孔明灯从城角缓缓升起。那灯罩上歪歪扭扭地画着侯府的轮廓,下面坠着的纸条上,写着一行字:“来年灯会还要更热闹”。夜风轻轻拂过,满城未拆的彩绸沙沙作响,仿佛在轻声应和着这美好的期许。叶明站在钟楼上,极目远眺,只见整座城市都沉浸在节日的余温里,连瓦檐上的脊兽都似乎在微笑,仿佛也在为这欢乐的氛围所感染。

正月十八寅时的更鼓刚敲过,侯府的马厩已点起风灯。叶明披着件灰鼠皮大氅站在廊下,看马夫们给车驾套鞍。呼出的白气在灯笼光里凝了又散,像极了元宵夜那些转瞬即逝的烟花。

叶家人今天就要回安溪去了。

"三弟!"叶秋洪亮的声音打破寂静。他穿着那件靛蓝棉袍大步走来,腰间粗布腰带扎得紧紧的,背上背着个鼓鼓囊囊的包袱,"你大嫂非让带二十斤腊肉,说京城的肉没咱安阳的香!"

他忽然压低声音,"周家那案子...真不用我留下帮忙?"

正说着,大嫂王氏牵着睡眼惺忪的叶竹走来。小姑娘怀里抱着盏小兔灯——是元宵夜顾玉给她做的,灯罩上还留着被火星烫出的焦痕。

"跟三叔道别。"王氏轻轻推了推女儿。

叶萱突然"哇"地哭出声,兔子灯掉在地上。她死死抱住叶明的腿:"三叔跟我回安溪!"滚烫的眼泪透过官服,灼得叶明膝盖发疼。

安阳城外的十里亭覆着薄雪,亭角的风铃叮咚作响。叶明亲自检查每辆马车的暖炉,往里头添了特制的银骨炭——烧起来无烟,还带着松香。

"侯爷你这也太小心了。"叶风搓着手笑道,"这天气,车厢里怕是比老家的炕还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