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朱高煦谋反的疑点(第2页)
“多谢陛下。”知道这是给自己叫的,李放赶紧致谢。
朱棣没有说话,而是靠在椅背上,闭目沉思。
看了看他,李放没有打扰,老实的坐在那里。
不一会儿,有人端着茶水上来,略显不情愿的摆在了桌子上。
李放自然清楚对方为何如此,朝他笑了笑,没有言语。
“呼~~~”
吹了吹茶水,李放润了润喉咙。
“老二为何主动请降?可是兵士不附,将无战心?”朱棣突然开口询问。
“咳!咳!”
李放呛了一下,咳了几声方才缓过来。
将茶杯放在一旁,李放想了下回道:
“应该不是如此,《明史》上记载的清楚,将士倒是心气颇高,是朱高煦自己走小路出城投降的。”
史书原文写的清楚:高煦将出城,王斌等力止曰:“宁一战死,无为人擒。”
王斌等人宁愿战死,都不愿意束手就擒,朱高煦这个百战老兵却怂了,实在是匪夷所思。
朱棣默然不语。
半晌,他愤愤的骂了句:“小兔崽子!”
也不知道是在骂谁。
看向正在喝水的李放,朱棣语气不善的问道:“小子,你说说,老二究竟到底有没有反?”
“不知道。”李放放下茶杯,果断的摇了摇头。
“你这个当爹和爷爷的应该是最了解他们的,你要是都不能确定,我又怎么敢肯定?”
李放此话有理,朱棣无言以对。
沉默了一会儿,他又问道:“你方才说那小兔崽子的庙号是宣宗?”
在古代谥法体系中:圣善周闻曰宣、施而不私曰宣、诚意见外曰宣,这可都是好话。
在东汉《白虎通义·谥篇》中也说:“宣者,明也,光被四表也。”
君主的德行足以照耀四方,这更是溢美之词。
能弄一个这样的庙号,证明朱瞻基干的还算不错。
可听了朱瞻基对儿子的手段后,朱棣还是十分不满,进而开始质疑是不是不该立老大。
李放起初还没反应过来:“对啊,明宣宗朱瞻基。”
“等等!”李放眉头一皱,“陛下不会是想易储吧?”
朱棣默声不语,可有时候不回答也是一种回答。
“啧!”
李放觉得有些棘手了,无奈的苦笑一声:“难啊,难!”
“你喊什么难!”朱棣没好气的训斥了他一句,“咱还没觉得难呢,你就在这儿喊起来了?”
“我是说陛下这个念头难以办到。”李放认真的回道,“太子已立近五年,根基深厚,并无失德之处。且连续两代明君,治理大明安定祥和,史称仁宣之治,陛下要凭什么废储呢?更拿什么理由来堵悠悠众口?”
“再者,我们现代有句话送给陛下。”
迎着朱棣的目光,李放诚恳的说道:“当一个系统能正常运行的时候,最好不要去动它。”
“系统正常运行?”朱棣看着李放,“有点意思,你接着说。”
“眼下,仁宣二帝确实有毛病,但总归在历史上是正面形象。若果真换了朱高煦,陛下最了解自己的儿子,你觉得他真的能当一个安稳的皇帝吗?”
李放指了指自己:“有我这个穿越者在,历史上的遗憾或可弥补。但要是换了别人,前路一片迷茫,我也不知道会走向何方,或许会是另一个更坏的结局呢?”
朱棣不说话了。
上下打量了一番李放,朱棣心中暗道:“这些话是三妹教他说的?可也不对啊,老大已许久未见他这个姨娘了,几人不可能有联系的。”
李放向着朱高炽说话,朱棣第一反应就是他被徐妙锦影响了,是来帮太子的。
但转念一想,又不太对。
自从穿越之事发生后,锦衣卫就将白云庵监视起来了,徐妙锦不可能脱离朱棣的监视和朱高炽搭上线的。
想明白了这一点,朱棣的眼神变了变。
“这小子难不成还真是出于公心才进谏的?”
瞅了眼朱棣,李放不自然的晃了晃身子,他看自己的眼神好奇怪啊。
斟酌了下,李放开口说道:“我的意见就是,换储君这个事,还是要慎重的,言尽于此,陛下自己考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