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古烁今梅菜不蒸

第320章 朱高煦谋反的疑点(第3页)

 这是个大事,肯定也不是朱棣现在就能决定的了的,他随口应了一声,准备日后再考虑一下。

 定了定心神,朱棣说道:“继续说下去吧,咱那个‘好圣孙’英年早逝之后,大明又发生了什么事。”

 说到这儿,李放的表情就变得复杂了起来。

 提起明英宗,恐怕没有几个知道历史人不对他心生鄙视的。

 “宣宗驾崩后,继位的是长子朱祁镇,这一次大明的皇位继承总算是走上了正轨,没有太多的斗争了。”

 朱棣瞥视李放,他这是点谁呢?

 不过还要他继续讲下去,朱棣心中又给李放记了一笔,没有打断他。

 李放并不知道朱棣的心情,而是怅然说道:“可惜的是,这次和平的继位致使大明将迎来仅次于亡国......”

 “不对!”

 李放否定了自己刚才的说辞:“恐怕这次的屈辱,要比亡国之祸更甚!”

 面对亡国的危机,崇祯他也努力去拯救国家了,奈何能力有限,大明积重难返,实在是回天乏术。

 但他也坚守到了最后一刻,以身殉国。

 所以,历来人们对崇祯的评价都不甚负面。

 可是朱祁镇就不一样了,自己被外敌俘虏就算了,还自己去叫开国门,方便蛮夷南下。

 叫

门天子之称,真是太贴切了!

 “唉!”

 朱棣暗暗叹了口气,今天知道的消息都太劲爆了,以至于他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时,甚至并没有多少意外。

 略显疲惫的换了个坐姿,朱棣倒要听听,大明又迎来怎么样的屈辱了。

 “正统十四年,瓦剌也先分四路南下。”李放沉重的声音响起,“大同参将吴浩战死于猫儿庄,西宁侯宋瑛、武进伯朱冕全军覆没于阳和口,石亨单骑得脱逃回大同城内......”

 朱棣怒道:“瓦剌!此等跳梁小丑也敢南下犯边!”

 语气虽然发怒,但表情还是很谨慎的。

 作为蒙古衰退后,北方草原新崛起的游牧势力,其实力不容小觑。

 要不然日后朱棣也不会五征漠北了,五次征伐,不是讨伐蒙古势力就是讨伐瓦剌,证明朱棣也十分清楚他们的威胁。

 “来人!”朱棣示意李放停一下,“给咱拿北地舆图来!”

 不一会儿,地图送了上来。

 朱棣指着地图问道:“你方才说瓦剌兵分四路,究竟是哪四路?”

 闻言李放有些尴尬,这又不是考试,他怎么可能记那么清楚。

 朱棣一看就明白了,忍不住呵斥了一声:“该记的你不记,不该记的倒是记得清楚!”

 刚才说起他的家事时,李放可是如数家珍,什么推测、猜想、假说一个个说的跟真的似得。

 可到了关键的时候,李放却哑口无言了。

 双手一摊,李放表示无可奈何。

 没办法啊,八卦就是比正经的东西吸引人,这是人的本能。

 朱棣不管李放了,对着地图自己研究了起来,口中不住的喃喃。

 “若从北地南下,兵分四路的话......”

 “走阴山出其不意?但此处大军难行,恐怕只是偏师,或走河套威胁关中?大同驻军参战,此处会不会是主攻方向?”

 朱棣不住的思考,时不时摇头否定自己的方案。

 手指在舆图上不住的划来划去。

 李放百无聊赖之际,也只能去看看地图,或许是熟悉的名字唤醒了他的记忆,李放忽的想起了什么。

 “我好像记起来了,这里!”

 朱棣顺着李放的手指看去,他指的地方是宣府。

 “这里应该是历史上也先选择的一条进兵路线!”

 “宣府嘛?”朱棣旋即就看向了另一个地方,“既然侵入此地,那大同也必有大兵,所以此处才是瓦剌的主攻方向!”

 在李放的帮助下,朱棣总算是确认了当时的战局。

 可看了半天舆图,他却猛地发了火。

 “蠢货!”朱棣忽然挥掌拍在舆图上,震得桌上的茶杯跳起半寸,“宋晟当年随咱出塞时何等英武!可他的儿子怎的这般蠢笨?竟丧于胡虏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