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7章 无忧无律(42)(第3页)


 “这石门应该就是第二间墓室的入口了。”李教授用手电筒照着浮雕,“浮雕上的船只、人物都和真迹一模一样,顾家能请到这么厉害的工匠,可见当年的实力有多雄厚。”


 我将青铜罗盘贴在石门上,罗盘指针顺着浮雕的纹路移动,最终停在一艘船的船舵位置。“这里是机关的关键!”我用手指轻轻按压船舵,石门发出“咔哒”一声轻响,缓缓向内打开。


 门后的景象让所有人都惊呆了——第二间墓室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足足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墓室的四周摆放着一排排红木架子,架子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文物:有明代永乐年间的青花缠枝莲纹罐、清代康熙年间的五彩花鸟纹盘,还有大量的金银器和玉器。墓室的中央放着一个巨大的紫檀木箱子,箱子上镶嵌着七颗夜明珠,在黑暗中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这些文物的数量比寒山寺和明孝陵的加起来还要多!”张局长激动得声音都在颤抖,“而且每一件都是完好无损的,这简直是考古史上的奇迹!”


 我走到紫檀木箱子前,箱子上没有锁,只有一个凹槽,形状正好和爷爷给我的青铜罗盘吻合。我将罗盘嵌进凹槽里,箱子“轰隆”一声,自动弹开。箱子里装着的不是金银珠宝,而是一叠用丝绸包裹的字画和一本厚厚的族谱。


 我小心翼翼地打开丝绸,里面是一幅文徵明的《兰亭序》摹本,字迹飘逸,墨色均匀,显然是真迹。族谱则详细记录了顾家人从明代万历年间到清代光绪年间的家族历史,其中有几页用红笔标注着“献宝”“护宝”的记录,还提到了一个名字——“沈守义”。


 “沈守义?这不是你爷爷的名字吗?”李教授凑过来看,“原来你爷爷的祖上和顾家是世交,一直负责保护这批宝藏。你爷爷当年阻止顾明远倒卖文物,也是在履行祖上的承诺。”


 我看着族谱上爷爷的名字,眼眶突然湿润了。原来爷爷一直在默默守护着这批宝藏,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现在,我终于完成了爷爷的遗愿,将所有的宝藏都找了出来,交给了国家。


 就在我们准备离开墓室的时候,我的青铜罗盘突然剧烈震动起来,指针指向墓室的西北角。我顺着指针的方向看去,那里的墙壁上有一道细微的裂缝,裂缝里泛着微弱的红光。“那里有问题!”我走过去,用手敲了敲墙壁,声音是空的——里面还有一间暗室!


 张局长立刻安排工人用工具撬开墙壁,墙壁后面果然有一间更小的暗室。暗室里只有一个黑色的木盒,木盒上刻着“禁”字,看起来非常神秘。我小心翼翼地打开木盒,里面装着一卷泛黄的圣旨和一封信。


 圣旨是明代万历皇帝颁发给顾家长辈的,上面写着:“顾家忠勇,特赐珍宝,望世代守护,待天下太平,献于国家。”信件则是顾明远的父亲写给后代的,里面解释了顾明远当年为什么会背叛家族——他是被影子组织的前身威胁,家人的性命都在他们手里,他不得不听从他们的命令。信的最后还提到,影子组织的总部藏在西安的一座古墓里,里面有他们倒卖文物的证据和名单。


 “原来顾明远也是被逼的!”老张感慨地说,“他的后代却一直被蒙在鼓里,还以为自己在替祖先复仇,真是太可悲了。”


 李教授点了点头:“现在真相终于大白了。我们不仅找到了顾家的宝藏,还找到了影子组织的线索。只要我们能找到他们的总部,就能将这个倒卖文物的团伙彻底摧毁,保护更多的国家文物。”


 我们带着圣旨和信件回到地面,文物局的工作人员已经开始将墓室里的文物小心翼翼地搬运出来。张局长拿着圣旨,激动地说:“这道圣旨和信件太重要了,它们能证明这批宝藏的合法性,还能帮助我们彻底查清影子组织的罪行。我现在就联系公安部,让他们派人去西安,寻找影子组织的总部。”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留在十三陵,协助文物局的工作人员整理文物清单和相关资料。经过统计,第二间墓室里一共有两千多件文物,其中包括五十多幅明清两代的名人字画、一百多件青花瓷和玉器,还有大量的金银器和珠宝,总价值难以估量。这些文物被分别运往北京、南京和苏州的博物馆,进行修复和展览,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一周后,公安部传来消息,他们根据信件里的线索,在西安的一座唐代古墓里找到了影子组织的总部,抓获了三十多名团伙成员,缴获了大量的文物和倒卖文物的证据。至此,这个危害了近百年的文物倒卖团伙终于被彻底摧毁。


 事情告一段落后,我、李教授和老张一起回到了苏州。爷爷的旧宅已经被修缮一新,里面摆放着爷爷生前收集的古董和书籍。我将爷爷的青铜罗盘和守墓令放在客厅的桌子上,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像是在诉说着这段惊心动魄的寻宝经历。


 “小满,文物局的领导让我转告你,他们要在全国范围内宣传你的事迹,还要给你颁发‘国家文物保护杰出贡献奖’。”李教授坐在沙发上,喝着茶说,“另外,西安的考古队最近在那座唐代古墓里发现了一些新的线索,可能和另一批唐代的文物有关,他们希望你能去帮忙。”


 我看着窗外的苏州街景,心里充满了感慨。这段寻宝经历让我成长了很多,也让我明白了保护文物的重要性。虽然顾家的宝藏已经找到,影子组织也被摧毁,但还有很多文物散落在民间,甚至流失到国外,需要我们去寻找和保护。


 “我愿意去西安!”我坚定地说,“只要能保护国家的文物,无论去哪里,我都愿意。”


 老张也兴奋地说:“我跟你一起去!我最近研究了很多唐代的历史和古墓结构,说不定能帮上忙。”


 李教授笑着点头:“好!我们明天就出发去西安。不过在这之前,我们得先去看看那些工匠的后代,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


 我们来到工匠后代的家里,他们正在院子里喝茶聊天。看到我们,他们赶紧迎了上来,热情地邀请我们坐下。当我们告诉他们影子组织已经被摧毁,顾家的宝藏也已经交给国家,他们的祖先终于可以安息时,老人们激动得热泪盈眶,拉着我们的手不停地道谢。


 “谢谢你们!谢谢你们为我们的祖先正名,也谢谢你们保护了国家的文物。”一位老人哽咽着说,“我们祖祖辈辈都在等着这一天,现在终于等到了!”


 离开工匠后代的家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苏州的街头灯火通明,人们在街头巷尾散步、聊天,享受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我知道,这份平静和幸福来之不易,是无数像爷爷、像那些工匠一样的人用生命和汗水换来的。


 回到爷爷的旧宅,我收拾好行李,准备明天出发去西安。青铜罗盘放在行李箱里,仍然在微微发烫,像是在期待着新的冒险。我知道,西安的唐代古墓里一定藏着更多的秘密,也会有更多的危险在等着我们。但我不会害怕,因为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有李教授、老张,还有无数为了保护文物而努力的人在支持着我。


 第二天一早,我们登上了前往西安的火车。火车在铁轨上飞驰,窗外的景色不断变化,从江南的水乡变成了北方的平原。我的心里充满了期待,也充满了紧张。西安的唐代古墓里到底藏着什么秘密?那些唐代的文物能不能顺利找到?我们又会遇到什么样的危险和挑战?


 火车到达西安的时候,天刚蒙蒙亮。我们走出火车站,看到西安的城墙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壮观。考古队的人已经在火车站外等着我们,他们手里拿着一张古墓的地图,脸上带着兴奋的表情。


 “沈小姐,李教授,张先生,欢迎来到西安!”考古队的王队长热情地说,“我们在古墓里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符号,和顾家宝藏里的符号很相似,我们怀疑这两座古墓之间有联系。现在,我们就带你们去古墓现场看看。”


 我们跟着王队长,朝着古墓的方向驶去。车子在西安的街道上行驶,我的心里充满了期待。唐代的文物、神秘的符号、未知的联系……这一切都在吸引着我,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揭开这些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