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廊桥听雨话江南,市井烟火亦成诗(第2页)

 他们看到,一家挂着“吴侬软语”牌匾的小店里,一位身穿蓝印花布衣裳的老奶奶,正戴着老花镜,坐在吱呀作响的纺车前,慢悠悠地,纺着纱。

 她身后的墙壁上,挂满了各种色彩艳丽、图案古朴的土布。

 他们看到,一家名为“匠心独运”的竹编店里,一位赤着上身、肌肉结实的老师傅,正用一双巧手,将一根根青翠的竹篾,编织成各种精巧的器物。

 从提篮,到竹篓,再到小巧玲珑的、可以放在掌心的蝈蝈笼。

 他们甚至,还看到了一家,专门卖“油纸伞”的店铺。

 店里,挂满了上百把,撑开的油纸伞。

 伞面之上,或绘着淡雅的山水,或绘着俏丽的仕女,或书写着飘逸的诗句。那画面,美得,让所有人都下意识地,放轻了脚步。

 然而,最吸引他们的,还是从前方,飘来的,一股,甜得,让人无法抗拒的香气。

 循着香气望去,只见不远处的回廊下,围了一大群孩子。

 一位同样是须发皆白的老者,正坐在一张小小的马扎上,身前,是一个烧着炭火的小炉,炉上,一口小小的铜锅里,正熬着金黄色的、咕嘟咕嘟冒着泡的糖稀。

 是吹糖人的。

 那老者看起来就像是,从一幅泛黄的民俗画里,走出来的人物。

 他用一根细细的麦秸秆,从锅里,蘸起一团滚烫的糖稀,放在嘴边,腮帮子一鼓,一吹。

 一个圆圆的、晶莹剔-透的糖球,便瞬间成型。

 紧接着,他手腕翻飞,或捏,或拉,或剪。

 不过眨眼的功夫,一只活灵活现的、正在引吭高歌的大公鸡,便出现在了他的手中。

 “哇——!”

 周围的孩子们,爆发出了一阵充满了崇拜的欢呼。

 “爷爷,爷爷,我要一个孙悟空!”

 “我要一个猪八戒!”

 “我要一个……我要一个奥特曼!”一个虎头虎脑的小胖墩,扯着嗓子喊道。

 这个“穿越时空”的要求,引得周围的大人们,都发出一阵哄笑。

 那吹糖人的老者,闻言,也是一愣。

 小主,

 随即,他脸上那被岁月刻满了皱纹的脸,绽放出了一个,无比慈祥的笑容。

 他乐呵呵地说道:“奥特曼?那是个什么神仙?是二郎神的亲戚吗?也长了三只眼?”

 他一边说着,一边,竟真的,开始动起手来。

 “也罢,也罢。老朽今日,便也学一回那西天取经,去会一会,你们这些小娃娃说的,‘东洋神仙’!”

 他这番风趣的回答,再次引得满堂大笑。

 而专家们则站在不远处,静静地,看着这一幕。

 他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技艺精湛的民间手艺人。

 他们看到的,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包容”。

 这位老者,他没有去呵斥那个孩子的“不懂规矩”,也没有去生硬地纠正他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