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廊桥听雨话江南,市井烟火亦成诗(第3页)
“你们看,”那位社会学专家,轻声感叹道,“这,才是真正的,‘活着的’民俗啊。”
就在众人,都沉浸在这份,充满了烟火气的温暖之中时。
一位对食品安全看的比较重的教授,却皱起了眉头。
他指着不远处,一个同样被游客围得水泄不通的、卖“冰镇酸梅汤”的小摊,脸上露出了职业性的、审慎的表情。
“刘园长,”他有些担忧地说道,“这里的环境,固然是古色古香。但这食品安全……似乎,有些,不好把控啊。”
“你们看,”他指着那个摊位,“那酸梅汤,就装在一个个巨大的、敞口的陶瓮里。这若是放在古代,自然是风情。可放在现代,这卫生条件……还有那用来舀汤的木勺,若是反复使用,这交叉感染的风险……”
这个问题一出,瞬间,让所有专家,都从那份诗情画意中,清醒了过来。
是啊。
沉浸感,固然重要。
但安全与卫生,才是一个现代化景区,最根本的底线。
面对这位专家的“职业病”式发问,刘楚非但没有丝毫的慌乱,脸上反而露出了一个,淡然的笑容。
“先生,请随我来。”
他引领着众人,走到了那个酸梅汤的摊位前。
那摊主见园主亲临,连忙起身行礼。
刘楚摆了摆手,他没有说话,只是当着所有专家的面伸出手,在那口看起来古朴无比的陶瓮的侧面,一个毫不起眼的、雕刻着莲花图案的凸起上,轻轻地,按了一下。
“嗡——”
一阵轻微的、充满了科技感的机械传动声响起。
在所有人,难以置信的目光注视下。
那口他们以为是实心陶土烧制的巨大陶瓮,其上半部分,竟如同一朵盛开的莲花般,无声地,向上,升起!
露出了里面那闪烁着冰冷金属光泽的、真正的不锈钢内胆,以及那套,正在缓缓运转的,小型的,制冷循环与紫外线消毒系统!
而那个他们以为是用来舀汤的木勺,其底部竟连接着一根同样是不锈钢材质的,隐藏式的,自动出水口!
整个世界,在这一刻,仿佛都安静了下来。
那位,刚刚还一脸严肃的专家,此刻正张着嘴,呆呆地,看着眼前这,近乎于“魔幻”的一幕。
他的大脑,一片空白。
许久之后,他才缓缓地,转过头,看着刘楚,那张,始终挂着淡然微笑的脸。
他的嘴唇,哆嗦着,最终,只说出了一句话。
“刘园长……您……您真是个……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