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银匠不会下蛊的土司

第215章 国礼-布达拉宫

 第215章 国礼-布达拉宫 

 谁都不会想到,也不会预料到,在新的世纪里,由老银匠李润泽和尹德芳共同创作的这幅《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图案,成为东方大国送给外国的国礼。 

 一个工匠,创作的作品,能够成为国礼,一个银匠工匠背后付出了多少心血和精力,没有任何人能理解, 

 老银匠錾刻的这两幅图案,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建筑超级复杂,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在这巴掌大的地方錾刻图案,对于一个有老花和近视的银匠来说,这尤为艰难。 

 老银匠一大把年纪了,从体力和精力上说,他不具备制作大型的银器器具的能力,他这是在挑战自己的极限。 

 錾刻这两幅图案,超级复杂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建筑。一是考眼力和手法,二是考耐力和细心程度,三是考深厚的錾刻功力。 

 布达拉宫有红宫和白宫,高高矗立在药王山脚下,建筑宏伟壮观。 

 一个普通画师,要画出布达拉宫和大昭寺,画出本尊真容,超级难。 

 如果没有绘画天赋和精湛的錾刻技艺,这绝对是无法完成的浩大工程。 

 老银匠夫妇亲自绘制的图——《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图案,就摆放在地上,老银匠一边錾刻,一边看地上的绘图。 

 老银匠的媳妇吴彩霞也没闲着,她手拿放大镜,因为老银匠有些老花,必须有一个助手帮他拿着放大镜,他才能在巴掌大的银壶表面錾刻图案。 

 老银匠,他的媳妇吴彩霞两个徒弟尹德芳和才旦次仁,他们谁都不会想到,他们设计制作的这幅《布达拉宫》图案,日后被选作西藏访美代表团赠送美方的礼品,老银匠李润泽因此登上《西藏日报》,他成为大家眼中的新闻人物。 

 荣誉和荣誉背后的努力,谁也看不见。 

 在银壶上錾刻这些复杂图案,所需的錾子很多。平錾,戗錾,阳錾,阴錾,镂空錾等诸多种类的錾子都要用到。 

 老银匠熟练地运用各种技法,他在勾、台、采、丝、脱、戗这些技法中自由切换。 

 坐在小凳子上的老银匠,他一手握着锤子,一手握着錾刀。这背影,应该被历史记录。可惜,这一切并没有被历史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