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谈话(第3页)

 二,穷,朝廷徭役是为了省钱,百姓免费干活多好,他们自己带上粮食和工具给我干活,我不用掏钱。 

 我们要逐步改变,接下来我们有了钱,我们可以通过支付钱粮让百姓来干活。 

 百姓得到钱粮,也能提高他们的收入,何乐而不为?这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孔融说道,“将军说的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发展商业上面,但是大力发展商业,谁来耕种土地?” 

 “商业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的,商业还有巨大风险,不是谁都能承担如此大的风险。 

 还有一点,随着

生产力提高,粮食产量也会增加,我们就能释放更多劳动力……” 

 “生产力?” 

 “就像我们的水车、曲辕犁和沤肥技术,让亩产大幅度增加的同时,还能让每个人耕种面积增加,这就是生产力的提高。” 

 陈秋贤接着说道,“这个话题扯得有点远,我们回到此前的问题上,如何发展教育? 

 在我看来,教育除了传授知识,更多应该是教会大家思考。 

 比如:君权神授这西个字,我们难道没有人问过,你们谁见过神?神何时授权的? 

 你们都知道,我们正在编定的最新教材就有逻辑学,就是教会大家基本的逻辑思考。 

 在我看来,不符合逻辑的学说都应该摒弃。” 

 荀衍问道,“如果都能去这样思考,那么今后如何管理百姓?” 

 “休若先生,百姓手里没有公权力,为何要管理他们?在我看来,只要百姓不违法就不应该被限制。 

 我们真正应该管理的是拥有公权力的人。” 

 陈秋贤继续说道,“我们冷静下来想想,几百年来,商君书为何是朝廷第一大禁书?为何历代君王却将商君书当成瑰宝? 

 商鞅是第一个把人性看得很透的人,但是他却利用百姓的弱点将百姓变成了工具。 

 因此,我们的教育不能这样干,我们不能去搞愚民、贫民、弱民这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