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8900亿光年辽西的桃苏

第261章 当“神族”遭遇“民族主义”的荒诞剧(第3页)

 

“资源效率”原则(捐款应该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而不是政治博弈)。

 

“神性中立”(神族不应偏袒任何人类阵营)。

 

因此,俊仁的“同时捐款”行为,在他看来是完全合理的:

 

“既然你们都是人类,为什么要分‘台湾’和‘大陆’?战争只会让你们互相残杀。”

 

“我捐钱是为了让你们少死人,不是为了让你们争‘正统性’。”

 

这种逻辑对老蒋来说简直是“离经叛道”,但在雅各宾文明中,却是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这件事的戏剧性在于:

 

老蒋的愤怒(民族主义自尊心受损) vs. 俊仁的无辜(纯粹的慈善行为)。

 

政治现实的无奈(老蒋需要钱,但必须忍受“被冒犯”的感觉)。

 

神族视角的超越性(俊仁无法理解人类的“阵营对立”思维)。

 

在冷战铁幕下,人类仍然被“阵营对立”的思维束缚,甚至无法接受“无差别慈善”。

 

真正的“和解”可能需要超越民族国家的框架,以更宏大的文明视角看待问题。

 

当“神性”遭遇“政治”,荒诞感便油然而生——因为人类的政治游戏,在更高维度的文明眼中,可能只是“幼稚的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