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搜刮九头蛇战舰(下)(第3页)
尤其是对于“鸾鸟”号这样一艘设计精密、结构复杂、制造精度极高且高度系统集成的现代化战舰来说,它并非由简单的模块堆砌而成,而是由无数相互关联、紧密耦合的子系统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要想将其修复到“如初”的状态,恢复其原有的性能与可靠性,其难度丝毫不亚于让他们重新按照设计图纸,从头开始建造一艘全新的舰船更为艰巨。
至少,在建造新船时,工程师们能够确保每一个部件都是全新的、符合标准的,能够在设计性能的前提下,保证它的整体稳定性与可靠性。
而对于被高能激光直接贯穿了多处船体、遭受了内部爆炸、反复失压和连锁反应的“鸾鸟”号来说,它所受到的损伤往往是分布式的、多层次的,如同复杂的病灶。
损伤不仅涉及外部装甲的烧蚀和扭曲,更深入到内部结构、隐藏在墙体内的管线、复杂纠缠的电路系统和至关重要的关键系统。精确评估所有损伤的范围、程度和性质,特别是那些不明显的、潜在的、可能在后续运行中引发故障的隐性损伤,是一个极其困难且耗时的过程,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和资源。
尤其是“鸾鸟”号高度集成的系统,其动力、武器、传感器、控制、生命支持等各个子系统都通过复杂的数据链和能量网络紧密相连。重新连接那些被切断或烧毁的线路,修复受损的设备,对整个系统进行精密的校准和复杂的集成,并确保它们能够协同工作达到原有设计性能,其难度非同小可,也许还需要需要攻克数道技术难关。
但话又说回来了,在面对“九头蛇”外星敌人随时都有可能采取新一轮报复性反击的情况下,在天宫站失去了一柄锋利宝剑的情况下,再保守、再追求完美的工程师和科研人员,都不会选择让天宫站船坞的工人们再花费长达六个月的时间去建造一艘新船,那是一种战略上的自杀。
他们现在唯一该做的,也是唯一能做的,便是将所有的技术、所有的人力、所有的资源都集中起来,尽一切办法与手段,无论过程多么艰难,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无论采用多么临时的解决方案,也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重新让“鸾鸟”号恢复最基本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