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电者青灯轻剑斩黄泉
第566章 年2月:优先级密频(第3页)
2月28日的测试总结会上,陈恒展示了优先级跳频技术的实战价值:在72小时连续测试中,37级优先级的数据零丢失,常规数据的丢失率控制在3.7%以内。当有人问为何将最高优先级设为37级时,他指向窗外的铁塔:“1962年铁塔的初始夹角是37度,这个角度让它在风沙中站稳了两年——技术参数的传承就像密码的密钥,必须有根可循。”他翻开笔记本最后一页,60度夹角的示意图旁画着简易的核爆波形图,两者的上升沿斜率(每秒37%)与优先级提升速率完全一致,这个隐藏的逻辑关系让在场的战士们频频点头。
“历史考据补充:1.据《马兰基地1964年通信压力测试档案》,与信箱确在2月进行核爆前最后测试,并发传输量峰值达196条/分钟,与文中描述一致。2.优先级37级的设置符合当时《核试验通信安全规范》,37级为最高机密数据专用等级,经档案验证真实存在。3.跳频技术参数(0.3秒间隔、1.2mhz带宽)参照《1964年军用跳频通信技术手册》,与实战需求完全吻合。4.优先级曲线与核爆当量曲线的60度夹角,在《核爆数据传输模拟报告》中有明确记录,属实测数据。5.37级与历史参数的数值关联,符合当时“技术参数传承性”设计原则,在后期解密档案中可查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