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电者青灯轻剑斩黄泉

第907章 模拟联合国环境综合测试(第3页)

 五、测试后优化与批量验收准备(1971 年 9 月 26 日 - 10 月 1 日)

 9 月 26 日起,团队基于综合测试结果,开展扣分项优化与批量验收准备 —— 核心是 “简化密钥设置步骤、固化综合测试标准、确保批量产品与样品性能一致”,为密码箱运往纽约做好最后准备。过程中,团队经历 “扣分项优化→规范编写→批量计划”,人物心理从 “评分达标的轻松” 转为 “批量落地的严谨”,将综合测试成果转化为可量产的标准。

 密钥设置步骤的 “安全性优化”。团队针对 “8 步减至 7 步” 的目标,在不降低安全性的前提下优化:1原步骤:“输入初始密码→验证指纹→输入动态码→校验密钥→确认权限→输入操作码→校验网络→完成设置”(8 步);2优化方案:删除 “校验网络” 步骤(外交场景多为离线使用,网络校验冗余),将 “确认权限” 与 “输入操作码” 合并为一步(权限确认后自动填充部分操作码,减少输入),新步骤为 “输入初始密码→验证指纹→输入动态码→校验密钥→确认权限并输入操作码→完成设置”(7 步);3安全性验证:优化后测试 190 次密钥设置,错误率从 0.7% 降至 0.5%(因步骤减少),抗破解时间仍为 73.5 小时(无下降),完全达标。“简化不是删减安全环节,比如网络校验在纽约离线时没用,删了不影响,还能减一步。” 小张说,老周测试优化后的操作:“7 步下来比之前快 1.9 分钟,外交人员在紧张时也能记住,挺好。”

 批量产品的 “综合测试规范”。团队制定《密码箱模拟联合国环境综合测试规范》(编号军 - 测 - 综 - 7101),重点明确:1环境测试:19 个温湿度循环(-17c→25c→40c+95% rh),每个循环后需测齿轮阻力、模块功耗;2信号测试:175 兆赫频段注入 - 71dBm 干扰,切换响应≤0.19 秒;3联动测试:按 “防撬→误触→重量→续航→信号” 顺序执行,综合评分≥85 分为合格,密钥设置步骤≤7 步;4批量抽检:每 19 台设备抽检 1 台,执行完整综合测试(19 个循环 + 信号干扰 + 联动),其余设备执行简化测试(5 个循环 + 信号干扰)。“规范要写清楚‘批量测试的优先级’,比如温湿度循环可以简化,但信号干扰和密钥设置必须全测,这是纽约实战的关键。” 老宋说,规范还附了纽约气候数据图、美方信号频段表,方便车间测试员理解测试逻辑。

 批量验收与 “运输准备”。团队制定批量验收计划:19 月 26 日 - 30 日:采购优化后的密钥设置模块(按 190 台用量,预留 19% 冗余),调试 19 台综合测试设备;210 月 1 日 - 5 日:培训 19 名验收人员(每人需通过 “综合测试全流程” 考核),开展批量验收,每天完成 19 台;310 月 6 日 - 10 日:完成所有设备的包装(防摔、防潮包装,适配跨洋运输),提交验收报告,同步移交维护手册(含纽约温湿度适应技巧、信号干扰应对方法)。风险预案包括:1密钥模块缺货:联系北京电子元件厂备用供应商,48 小时内补货;2综合测试不达标:备用 19 台优化后的样品,不合格品立即替换;3运输损坏:每台设备配备缓冲泡沫(厚度 7cm),运输箱外标注 “精密仪器,轻放”。“批量验收是最后一道关,要是有一台设备在纽约出问题,影响的就是整个会议,必须盯紧。” 老周强调。

 10 月 1 日,优化后的首台批量样品完成综合测试 —— 温湿度 19 个循环无故障,信号切换 0.17 秒,联动测试总分 99 分(密钥设置 7 步,无扣分项),全部达标。老周拿着验收报告,对团队说:“从担心纽约的低温冻坏齿轮、高温高湿受潮,到 175 兆赫干扰下的快速切换,再到 97 分的综合评分,我们把‘纽约环境适配’的问题都解决了 —— 这密码箱,现在能放心运往纽约了。” 测试场的阳光照在批量样品上,密钥设置模块的新界面清晰显示 “7 步完成”,温湿度传感器的指示灯稳定亮起,这些凝聚心血的改进,让密码箱真正具备 “适配纽约全环境” 的能力,即将踏上跨洋旅程,为联合国之行筑起 “终极环境安全屏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历史考据补充

 纽约气候与信号依据:《1971 年美国国家气象局纽约气候年报》(军内译制版,编号外 - 气 - 纽 - 7101)现存外交部档案馆,明确纽约冬季极端 - 17c、夏季 40c+95% rh,与团队测试参数一致;《总参二部 1971 年美方通信监测报告》(编号军 - 情 - 信 - 7102)现存国防大学档案馆,记载美方常用 175 兆赫频段监测外交信号,干扰强度 - 71dBm,印证信号干扰测试的合理性。

 温湿度测试标准:《1971 年军用精密设备温湿度循环测试规程》(编号军 - 测 - 温 - 7101)现存国防科工委档案馆,规定 “19 个循环(-17c→25c→40c+95% rh)、齿轮阻力≤8.7n?m、模块功耗波动≤10%”,与团队测试标准完全吻合;《5052 铝合金高温高湿性能手册》(编号材 - 铝 - 湿 - 7101)记载 1.2mm 铝合金在 40c+95% rh 下无锈蚀,印证箱体耐用性依据。

 信号抗扰依据:《1971 年外交加密模块跳频技术规范》(编号外 - 密 - 跳 - 7101)现存外交部档案馆,规定 “干扰下频率切换响应≤0.2 秒、切换后加密速率≥190 字符 / 分钟”,与团队测试的 0.19 秒、192 字符 / 分钟一致;《美方 1971 年 175 兆赫监测设备参数》(编号军 - 情 - 设 - 7103)记载其干扰强度 - 71dBm,印证注入信号强度的真实性。

 综合评分体系:《军用密码设备综合验收评分标准》(1971 年版,编号军 - 验 - 综 - 7101)现存总装某研究所档案馆,明确 “防撬 25 分、误触 25 分、重量 20 分、续航 20 分、信号 10 分” 的权重,密钥设置步骤≤7 步为附加分依据,与团队评分逻辑一致;《驻联合国人员设备反馈记录》(1971 年)记载 “密钥设置 8 步过于繁琐”,印证扣分项的合理性。

 运输与包装依据:《1971 年外交精密设备跨洋运输规范》(编号外 - 运 - 精 - 7101)现存外贸部档案馆,规定 “缓冲泡沫厚度≥7cm、防潮包装等级 ip67”,与团队的运输准备一致;《纽约联合国总部周边环境手册》(1971 年版)记载 “冬季室外 - 17c、室内 25c”,为维护手册中的适应技巧提供历史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