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坦克(第3页)
于小曼继续介绍:“坦克的火炮有高低向稳定器。炮塔的旋转采用电机带动,转360度只需15秒,嗖快。炮塔是焊接而成的楔形,是一种外形类似梯形的炮塔设计,炮塔整体呈现扁平状,侧面倾斜,俯视时通常为类似梯形的轮廓。炮塔边缘线条硬朗,我们采用的是直角设计,这样的外形能提升跳弹概率,增强防护能力,还方便加挂额外的装甲,炮塔内部空间布局更高效,利于优化火控系统和乘员工作空间。??”
戈辉嘴角高高翘起,因为这就是他专门设计的,后世二十一世纪坦克的主流设计。这个坦克虽然有点拉胯,但是放在二十世纪初,那就是牛逼闪闪的存在。
于小曼继续介绍:“我相信,我们所有参与研发设计的人都相信,大个子会成为一个战场工程的奇迹。它的每个主要部件,从引擎传动系统,到冷却装置,都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快速更换和野战维修。他的变速箱,差速器,传动装置,以及装甲外壳,被组合成一个动力总成模块(纯机械的东西是可以实现的,只要你能想到),可以整体拆卸。这意味着它能在野战条件下,仅用简单工具就能修理,维护效率极高。而且它的通用底盘,还可以衍生出其它功能的车辆,我们会在以后,进一步研究。设计统一,适应性强,绝对是滚滚向前的工业怪兽,它是用战场韧性把胜利碾压出来的工具之王。”
“关于大个子的引擎,就由蒂莫-维尔纳主任介绍吧!是他带队攻关的。”于小曼把手伸向络腮胡德国人。
蒂莫-维尔纳是tk项目,动力总成的研发主任,主要是完善现成的发动机,并不是从零开始研发。
蒂莫-维尔纳走到坦克前,主动和于小曼击掌,然后面向戈辉,主要是给戈辉介绍,其他人都知道。
蒂莫-维尔纳拍了一下坦克,说道:“我是1906年12月1日正式接手完善引擎任务的。不得不说,这款引擎尽管有这样那样的不合理之处,但是就其设计结构而言,非常非常的先进,特别是铸铁缸体+湿式缸套,太有想象力了,我很难想象,这样优秀的引擎设计会出现在工业底蕴相对较差的这里。你们敢想敢干,这个精神非常值得德国人学习。”
不得不说,蒂莫-维尔纳没有说错,他是实话实说,没有人觉得不好听,包括戈辉在内,都坦然接受这个事实。
蒂莫-维尔纳继续道:“不能稳定运行,除了燃油喷射系统的设计不够合理之外,还有加工精度和材料上,随着引进德国更先进的炼钢技术,以及特种金属冶炼技术,材料方面的问题基本解决,随后朝阳机床厂,提供了更高精度的机床,加工精度的问题也相继解决。还有个别高强度零件,德国短时间内都解决不了,但是这里却轻松搞定了,你们肯定又攻克了更先进的技术。”蒂莫-维尔纳摇头感叹:“真的是太令人惊叹了,让我忍不住想问,为什么是你们?”
戈辉轻轻点头,确实如此,从德国引进的先进技术,在很多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然,禁卫军是用坦克、飞机、风神卡车、枭龙越野车、战狼摩托车技术换的,可不是买的,买不来的,人家也不卖。
蒂莫-维尔纳继续道:“因为不是从零开始,所以我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尽管如此,我还是用了11个月,才相继搞定了包括电启动、水冷系统、燃油喷射系统在内的诸多问题,让发动机稳定运行。然后就装进坦克实测,不到一个小时,曲轴轴承损坏,修复发动机后,不到一个小时,再次出现问题,机体出现裂纹,不得不停止。我们判断还是材料的问题,于是和朝阳特种金属冶炼公司沟通,他们与莱茵金属公司一直有合作,他们只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拿出了性能更好的材料,我们又解决了一个问题。”
蒂莫-维尔纳转身用力的拍击在坦克上,然后自豪地继续道:“尽管过程充满挑战,但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个一个的克服,技术逐步改进,不断的优化,最后我们完成了dt-1型柴油坦克发动机。我可以很自豪地说,这是当世最杰出的发动机,超越时代的产品,重量轻,燃油经济性高且动力强大,这是北方特区与德国在柴油发动机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d是狄塞尔,柴油机的发明人,t是坦克)
戈辉带头鼓掌,然后大声的告诉现场的所有人:“荣誉属于你们每一个人,你们创造了历史,开启了新时代。很多年后,或许没有人记得你们的名字,但是你们创造出来的坦克,会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蒂莫-维尔纳略显尴尬地继续道:“dt-1虽然成功了,但也存在稳定运行时间过短的问题,台架测试寿命仅有1200小时,装机寿命应该在800小时左右,大约100小时就得大修一次,后续还需要继续优化改进,我的目标是装机全寿命2000小时(我也不清楚这个寿命是否合理,网上有3000小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