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耕战,文官体系的血酬(第3页)
对此,武飞非常欣赏地看着他。一个能够看到全局,能够脱离自己阶层,看到其他阶层的利益,并且进行关联性思考、平衡性算计的人——武飞瞅了瞅他脖子上的项圈,显然这么有见识,作为奴隶还留着风骨的人,应该是先前逃跑,但是被逮到,沦为奴籍的倒霉蛋。
武飞:“你觉得该怎么做首先别给我谈仁政。我要的是土地开垦度。粮食多,人丁旺,将军府的税赋就充沛,能把税收到手,能刺激军士们敢战斗。只要能满足上述要求,仁爱的名声对我来说是次要的,你在满足我的要求时,自己获取保护仁爱的名声我不反对,但是得先把我交代的本职工作给做好。”
陈胜昔:将军您是——他感觉到武飞对他问的问题更加深入了。
武飞拿起手上小刀,煞气凝聚在刀锋,轻而易举切掉了他的项圈后,对他说到:“你现在不是奴隶,咱俩也别玩士为知己者死的游戏。实话和你说,我很中意你,替我管人,具体怎么管,你自己好好想想,给我交个报告。然后我安排你入职,不要想着逃,你不为我所用,我就要干掉你,不要想着磨洋工,你磨洋工,我会抽你。”
说到这,武飞想了想,吩咐一下:“我给你五千银叶子作为启动资金,如果你的计划超出了情况,可以提出申请,十倍,二十倍都是可以的。”
陈胜昔听到这,按照士人礼仪一拜。
而放浪形骸的武飞,完全没有刚刚话语中那么嚣张,也按照大爻君主礼贤下士的标准模范,进行了搀扶。
自此之后,陈胜昔进入了武飞麾下,开始帮助武飞对南疆和岭南地区的底层劳工进行改革,完善体系。一个和大爻体系同源的文官体系自此开始搭建了。
…作业本上继续进行扩展…
武飞:军队成了军政府,战争后勤就从简单搜刮,变成了长久经营。摊子越来越大,分配也就越来越复杂。重要的岗位节点越来越多,自己掌握的各种“血酬”阶层岗位资源,就不能简简单单分给敢打敢冲的将士。”
武飞现在的劳动报酬体系中:血酬和苦酬是分的非常明确。
一言蔽之。苦酬就是给与物质经济的酬劳,是奖金,是福利。血酬则是注重于社会等级提升的酬劳,是编,是自己乃至直系一代子嗣升入管理层的资格。
一个集团内如何公平的进行等级提升呢亦或是说,如何减少投机客爬到顶层上的概率首先,战争中冒着巨大风险的战士们,理应在“等级序列上优先“。
然而,血战之士是有“德”,但在建设领域却不一定有“才”;纵然武飞可以通过“干部夜校”的方式培养点拨,但是随着南疆治理体系越来越复杂,不再是殖民地,而需要长治久安。水利,工匠,农桑,文教等工作推进,已经让将军府内幕僚办公划分有着“吏,户,礼,工,兵,刑”的雏形,且每个门类的规则是越来越多
这些官僚细分领域所需的相关知识愈发专业严谨,没有经过考核筛选,是没法胜任的。
例如,军工作坊中的监工们就必须有足够的“专业”才能,军队体系中那些靠着血劳上来的人才,再有“德”都不能插入这些高社会等级管理岗位。
现在的公共奴营的管理者,管理上出现了“德不配位”。这些高管理的位置是“血酬”,但是现在却变成了找不到人分配的情况。而这些岗位德不配位,就导致了大量浪费。
历史对此反面教材:东方王朝太平盛世时节,产生了让欧洲封建主们所羡慕的大量余量劳动力,但是大量人口所创造的价值,并没有回归于“国家公共工程”积累上,而是被王朝内同样庞大的官吏系统吃干抹净了。
大量第一财富“人口,土地”等生产资料被内部瓜分,形成了大量隐户的豪门世家。
武飞:“文官体系内,也需要一套公平公正的“血劳”“血酬”分配机制。这就是东方王朝几千年来困苦的吏制问题。
汉代开始,中枢和豪门的长期对抗行为,现在武飞认为:也是具备着高风险性,十几年积累下来,其烈度其不下于战场刀枪对抗的短期风险。
武飞在确定要用陈胜昔时,从自己这里挑选了一批人给他过渡,同时也给了他一部分编制名额能够招募人手。不过,武飞可以预料到,他九成九会招募世家派系的人。
武飞对此感慨,戍帝给了自己名分,自己也不得不给自己的手下名分。
社会发展就是这么复杂,一个人凌驾在所有人头顶上,只有君主和奴隶两个阶层的模式,是不可能存在于一个庞大国家体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