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名校入场券(第3页)

 三天后的上午10点,唐·本杰明正在签署体育产业发展部提交的《国王队谈判补充方案》,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秘书递进一个烫金信封——来自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特快专递。

 他拆开信封,一张印有哈佛校徽的入学通知书赫然在目:“兹录取唐·本杰明先生为哈佛商学院2021年1月Amp高级管理课程学员,请于2021年1月4日上午9点准时参加开学典礼,全体学员需到场签到,逾期将视为自动放弃入学资格。”落款处是商学院院长戴维·威尔逊的签名,盖着哈佛商学院的红色公章。

 唐·本杰明拿着通知书,指尖划过“全体学员需到场”的字样,嘴角露出一丝释然的微笑——半个月的奔波与博弈,终于换来了这张通往顶级人脉圈的入场券。

 就在这时,安德烈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一叠文件,刚要开口汇报,目光就落在了唐·本杰明手中的通知书上。“老板,哈佛的入学通知到了?太好了!”他快步走上前,语气难掩兴奋,“我得提醒您一句,开学典礼一定要提前一两天到剑桥市。”

 “提前到?为什么?”唐·本杰明抬头问道。

 “这里面有门道,”安德烈解释道,“Amp课程的学员非富即贵,大多会提前抵达,学校会安排‘新生接待志愿者’的岗位,其实就是给年轻学员创造结识前辈的机会。您今年才26岁,比大部分学员小10岁以上,主动去当接待,既能自然地和每个人打招呼,又能通过聊天摸清他们的背景——是能源圈的、金融圈的还是政界的,一目了然。这比开学典礼上生硬地交换名片有效得多。”

 唐·本杰明眼睛一亮,瞬间明白了安德烈的深意。主动示弱、以“晚辈”姿态融入,反而能降低对方的戒备心,更快建立联系。“不错,这个主意好。我1月2号就过去,提前对接学校那边安排接待工作。”

 见老板采纳了建议,安德烈翻开手中的文件,转入正题:“老板,这是贝克斯菲尔德工厂的尽职调查报告。我们发现,工厂的实际估值大概在1900万美元左右,但对方坚持要价2200万美元,虚高了300万。技术小组检查过设备,虽然是2018年的,但有两条生产线的核心部件需要更换,对方却没在报价里扣除这部分成本,明显有议价空间。我已经和加州经济发展局的人沟通过,他们暗示可以帮忙压价到2000万美元以内。”

 唐·本杰明听完,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沉默了几秒后缓缓开口:“不用谈价,就按2200万美元的报价来。”

 安德烈愣住了:“老板,这300万明显是水分……”

 “我知道是水分,但这水分可能就是给纽森家族的,”唐·本杰明打断他的话,语气笃定,“加文·纽森作为加州州长,不可能直接收我们的好处,但通过工厂定价留出空间,让他的人从中分一杯羹,这是潜规则。我们花2200万美元买的不是工厂,是他的持续支持——哈佛的推荐信只是开始,以后贞观在加州拿地、审批、拓展业务,都离不开他的关照,这300万是不得不花的‘保护费’。”

 他话锋一转,补充道:“不过全款支付不可能,要做分期。你去和对方谈,首付500万美元,剩下的1700万美元分三期支付:2021年6月支付500万,2022年6月支付600万,2023年6月支付600万,正好赶在工厂正式生产满三年后结清。利息按市场基准利率算,白纸黑字写进合同里。”

 安德烈立刻明白了老板的考量——分期支付既能缓解当前的资金压力,又能将付款周期与工厂的运营情况绑定,若未来纽森家族未能兑现政策承诺,还有协商的余地。“我明白了!我今天就联系加州经济发展局和工厂卖方,重点敲定分期方案,确保每一笔付款都和政府的补贴、政策优惠挂钩,避免我们单方面被动。”

 “嗯,这件事你盯紧点,”唐·本杰明将入学通知书收好,放进办公桌的保险柜里,“另外,通知卡特和杰森,1月1号陪我一起飞波士顿,提前熟悉一下哈佛的校园环境,顺便对接酒店和车辆安排。”

 “好的,我马上安排。”安德烈拿着文件转身离开,办公室里又恢复了安静。

 唐·本杰明走到落地窗前,看着洛杉矶的城市天际线。手中的入学通知书是新的起点,而工厂的收购则是扎根的基石——前者为他打开全球政商人脉的大门,后者为他筑牢在美国本土的政策屏障。虽然过程中充满了妥协与博弈,但每一步都走在了刀刃上,精准踩中了规则的节点。

 他拿起手机,给米歇尔发了条信息:“哈佛的通知书到了,1月4号开学。加州的工厂按原价分期收购,纽森家族的人情算是彻底做透了。”

 很快,米歇尔回复:“做得对,人脉和政策比短期成本重要。等你开学,我可以飞波士顿陪你参加开学典礼,顺便还可能认识几个你的校友。”

 唐·本杰明笑着回复:“好啊,到时候带你逛遍剑桥市。”

 放下手机,他重新坐回办公桌前,打开电脑开始整理Amp课程的预习资料。开学典礼的接待计划、与艾略特·科恩的见面方案、加州工厂的分期合同……无数件事在脑海中交织,但他的思路却异常清晰——在这个资本与权力交织的游戏里,只有看透规则、顺应规则,才能最终掌控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