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馆通大明:我靠预制菜发家致富肉粽子天下第一
第186章 六年酿一缸酱油
夏沐笑着摆了摆手:
“孙大匠快起来,我不过是随口提了些法子,真正能做成,还是靠你们手艺扎实。”
孙大匠站起身,还想再说些感激的话,却被夏沐笑着打断:
“好了,咱们先不说这个。
方才听周署丞说,掌醢署还有油场、酱场,不知现在可否带我去瞧瞧?”
周茂才立刻应下来:
“当然可以!”
“夏大人随我来,咱们先去酱场看看。”
刚转过两道月亮门,一股醇厚的咸香就裹着暖意扑面而来。
不同于醯场的酸冽、饧场的甜腻,这香味沉得很。
像是陈酒般越品越有滋味,混着秋日午后的阳光,竟让人莫名生出几分踏实感。
“夏大人您瞧,这便是咱们掌醢署的酱场。”
周茂才抬手朝前指去,语气里带着几分自豪。
夏沐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瞬间被眼前的景象惊住。
只见偌大的场院里,整整齐齐码着数千口一米高的陶缸,缸口一律盖着巨大竹笠。
“这酱场的规模,倒比醯场和饧场加起来还大些。”
夏沐走上前,伸手摸了摸身旁一口陶缸,指尖触到冰凉的缸壁,还能隐约感受到内里传来的微弱暖意。
周茂才笑着点头:
“这是自然,这酱的酿造最是费功夫。”
“短则一年,长则五六年才能出缸,自然要多备些缸来存着。”
“而且酱的种类很多,光是常见的就有十几种。”
“就说眼前这些缸,有一半是去年秋天酿的豆酱,得等明年霜降才能开缸;
最里头,还是六年前的老酱,要供着宫里的御膳房用呢。”
话音刚落,就见一个穿着粗布短打的老者快步迎上来。
这老者约莫五十来岁,手背粗糙得像老树皮,脸上却带着精神的红光,见到周茂才便拱手笑道:
“周署丞今日怎么有空过来?莫不是宫里要添新酱了?”
“黄大匠,这位是尚食局的夏大人,过来瞧瞧咱们酱场的活儿。”
周茂才侧身介绍,又对夏沐道,
“夏大人,这是黄大匠,咱们酱场的掌事儿。”
黄大匠规规矩矩躬身行礼:
“小人黄大酿,见过夏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