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六年酿一缸酱油(第2页)
“黄大匠不必多礼。”
夏沐温和摆手,目光落在不远处几个正忙碌的厨役身上。
有人手里捧着竹簸箕,正将还冒着热气的黄豆倒进竹簸箕里。
有人则用竹板将黄豆铺平。
那些已经铺平的竹簸箕,则被放到旁边的架子晾晒。
“眼下正是酿新酱的时候?”夏沐问道。
黄大匠点点头,脸上露出几分得意:
“回大人的话,可不是嘛!”
“这秋天天高气爽,昼夜温差正好,最适合酿酱。”
“从入秋开始,酱场就没有一天是休息的。”
说着,他引着众人往操作区走。
夏沐凑近一看,只见石磨旁的陶盆里,泡发好的黄豆胀得圆润,颜色是鲜亮的乳白。
旁边的大蒸笼正冒着热气,掀开笼盖的瞬间,一股豆香混着蒸汽扑面而来,比寻常煮豆的香味更浓几分。
“这豆子得先在井水里泡足十二个时辰,泡到指甲能轻轻掐透才算好。
蒸的时候要用柴火慢蒸,得蒸到豆子一捏就碎,却又不烂成泥才行。”
黄大匠一边说,一边拿起一颗蒸好的黄豆递给夏沐,
“大人您尝尝,这火候是不是正好?”
夏沐接过豆子,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
她轻轻一捏,豆子果然应声碎开,内里是细腻的豆泥,还带着浓浓的豆香味。
放进嘴里嚼了嚼,豆香在舌尖散开,竟没有半点生豆的涩味。
“确实是好豆子。”夏沐赞道。
她虽对酿酱了解不多,却也知道食材的处理是根本。
黄大匠听了这话,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
“大人过奖了。咱们掌醢署酿酱,最讲究‘慢’字。
就说这豆酱,从豆子下锅到最后成酱,最少要等上一年。
先让豆子在缸里发酵出菌丝,再拌上盐和水,封缸后还要每天开盖搅拌,让酱胚透透气,这样酿出来的酱才够鲜。”
夏沐看着密密麻麻的陶缸,突然来了兴趣。
“你们这里可有酱油?”
黄大匠一听“酱油”二字,眼睛顿时亮了,拍着胸脯笑道:
“大人问得巧!咱们酱场最不缺的就是酱油,新酿的、陈了三年的、五年的都有。”
“最里头还藏着六年前的老酱油,专供御膳房做压轴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