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锅都生锈了(第2页)

 

除了桌椅板凳床铺立柜之外,还有六个一立方米大小的箱柜。箱柜刷了红漆、装了铜锁,像模像样。

 

一立方米的小麦有七百多公斤,若全装在一个箱子里,抬都抬不动。

 

为了不被人怀疑,老班长把小麦、玉米、花生、黄豆等金贵粮食分成六份装在箱底,上头装红薯、土豆、干菜,杂面,以及棉被和衣裳。

 

箱柜抬进屋,一个个打开,老太太和大嫂等人都惊呆了—— 乖乖,这是要开粮店啊!

 

菁莪轻轻笑,心说:不穿越,见识就是跟不上。人家那带仓库穿越的,粮食都有上亿斤好吧?我这才哪到哪儿,勉强够一家人果腹而已,而且大半都是粗粮干菜。

 

老太太说,一家人关系再好,也不能上上下下一大家子人白吃菁莪的东西。尤其这个时候,这是六箱子粮食吗?这是情,是保命粮!便召集韩晋夫妻和韩湘夫妻开了个会。

 

韩晋说:这些东西,平常看是不值啥,但现在不一样,现在是雪中的炭、暗室的灯、绝渡的舟,全家上下,都得记住这份情,感谢这份情。等小四和小鱼结了婚,让他们跟着老人吃住,自己的工资自己收着,家里的一切开支,包括孩子上学的费用都不让他们承担。

 

大嫂说:对,他们的孩子我给带,生几个我都带。

 

韩湘夫妻说:今后,小鱼的四季衣服,和有了小孩之后,孩子的四季衣服,我们包了。

老太太说:那是将来的事,将来的事将来说,先说现在的,现在那嫁妆摆在仓房里了,都是小鱼一点一星,松鼠藏食儿似的攒下来的,不看粮食,只看工夫,也得有所表示吧?

 

怎么表示?

 

拿钱吧。

 

行,拿钱!

 

于是,老两口拿了八百,韩晋夫妻和韩湘夫妻各拿六百,一共两千。

 

钱递到菁莪面前,她赶紧推拒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困难时期就应该同舟共济。”

 

老太太说:“一家人当然不能说两家话,但你爹那边送来了嫁妆,咱们这边要不给彩礼,出门不得让人笑话?”

 

“彩礼?订婚时不是已经给过我红包了?”

 

“红包是红包,彩礼是彩礼,不是一回事。”大嫂把菁莪当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