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爷爷的教诲(第3页)
哎!太造孽了。”
“他奶奶的,什么世道?”
杨春生和杨冬来听到这话愤怒不已。
那片冲积平原可是这附近最肥沃的土地,现在被那些人弄的长不出粮食。
任谁见了都会骂上两句。
“他们怎么敢?那可都是最肥沃的土地!”
“有什么不敢的?反正现在地也不是他们的。”
听到这话杨兴武无语至极,在听到最新消息后,乡亲们本以为多年的等待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没想到最后还被人摆了一道。
本就是自己的东西争取了这些年才拿回来一点。
杨开山听到两个儿子的话,又看了看杨兴武脸色,再想到上个月孙子在信里提起的事情。
想到这里,杨开山站起来回了堂屋。
“小武,你来,老大你们仨也来。”
刘翠花看到这一幕把几个孩子撵出去玩,带着两个儿媳妇跟了上去。
走到堂屋后,杨开山看着杨兴武问道:
“小武,你知道你为啥没有姑奶吗?”
杨兴武听到这话一愣,抬起头看向杨开山。
“爷,你嘞意思是?”
“老大,你那会儿也记事了吧!给小武说说!”
“哎!”
杨春生听到父亲的话,当即说起了自家的情况。
“哎,小武啊,咱家或者说咱庄都不是这边类,老家在汴梁那边,四十年前的那场大饥荒,咱们全村人到处逃,我跟恁爷恁太爷往长安逃,恁几个大爷分散往南逃,你现在的二爷和四爷也是跟着咱们一起的。
当年到了三川后,那边不让入关,差点饿死,得亏常大家开设粥棚这才捡了条命,后面咱能庄就剩了几十户来了这边。”
杨开山听后又补充了起来。
“咱们最开始的老家也不在汴梁,而在晋省的平阳大槐树那边的老瓜窝。
明朝的时候,被迫移民。
小孩儿说类尿尿屙屎,咱们这都说解手!”
杨兴武听到这话,倒是让他明白了在老乡会上的疑惑。
只是他不太明白爷爷为啥要提起这件往事。
杨开山看着孙子,长叹了一口气。
“恁爷给你说这些事儿,就是想告诉你,树挪死,人挪活。
咱老百姓,有口吃的就行,到哪不是活啊!
你现在是大学生了,毕业以后就能当官,按过去的叫法就是官老爷,以后说话办事要三思,春生你俩也是,那边的事情别瞎掺和,万一影响了小武。”
“爷,我不怕,他们还管不到咱们中原!”
“那也要长点心,人心孬的狠!”
“我知道了!”
“嗯,老话说千金之子,不做垂堂。
你是咱们老杨家的希望,只要你好好的,咱们老杨家就能富贵不断!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是这个理儿!
你越厉害,你家和你二叔家,你小姑家,还有你姥爷和两个舅舅家里,舅姥爷姨姥姥那边都能得到好处。
你考上状元后,咱庄的人去交公粮都没人为难了。
以后你大哥,还有小龙小虎他们都得靠你谋出路,光你自己一个人就能影响咱们家几十号人,以后碰到事情要多想想,多看看,再决定干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