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尽六道怎么少得了我夏亚529
第78章 禅修其九(第3页)
将禅思想与心性或佛性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国禅思想的一大特色,恰似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令人叹为观止。在印度佛教中,“心性本净”或“自性清净心”的观念,犹如一颗闪耀的星辰,很早就被提出。尽管这一观念与佛性观念并非完全等同,但两者之间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宛如两条交织的河流,共同孕育出了“佛性”观念的源泉。可以说,“心性”或“自性”的观念为“佛性”观念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宛如大厦的基石,不可或缺。
在佛教那浩如烟海的理论体系中,人能否最终成佛这个问题,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与心的本性(也就是所谓的心性)交相辉映,同时也与人自身的本质(即自性)水乳交融。佛性的探讨,犹如一把锋利的宝剑,直接刺破了人的本性这一核心议题的重重迷雾,而这里所讲的“心性”,实则是人的一种本性的生动写照。在佛教的观点里,成佛与净或者清净简直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换句话说,如果人的内心或者自性沾染了一丝尘埃,那么就如同在通往成佛的道路上设置了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因此,“心性”或者“自性”的观念,犹如被一根无形的红线紧紧地拴在了一起,与佛性的观念难解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