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禅修其十三

除此之外,圭峰宗密在其鸿篇巨制《禅源诸诠集都序》中,犹如一位博学多识的智者,将禅进一步精妙地细分为五种:第一种乃是带有异计、欣上厌下而修行的禅,此禅恰似那凡夫俗子手中的画笔,随意涂鸦,其修行者在修行之途,常常犹如迷途的羔羊,持有一些错误的观念和偏见,对高层次的境界如痴如醉地过度追求,而对低层次的境界则心生厌恶。第二种是正信因果,但同样以欣厌而修行的禅,亦被归入凡夫禅之列。虽修行者对因果有着正确的认知,却如那被蛛网困住的飞蛾,在修行过程中仍然难以挣脱对境界的分别和执着。所谓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恰似那小巧玲珑的小船,在小乘禅的海洋中缓缓前行。这种禅法犹如一把利剑,注重通过对自我和空性的深刻理解来斩断烦恼之丝,强调个体的解脱和涅槃。而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者,则如那展翅高飞的大鹏,属于大乘禅的领域。大乘禅不仅关注自我的空性,更如那普照大地的阳光,强调法的空性,即一切事物的本质皆如那虚无缥缈的云雾,空无所有。通过对我法二空的透彻领悟,修行者能够如凤凰涅槃,超越个体的局限,达到那至高无上的觉悟境界。

倘若能够豁然开朗,洞悉自心,领悟到内心本就如同明镜一般清净,原本就不存在丝毫烦恼,无漏智性宛如与生俱来的宝藏般具足,那么此心便如同佛一般,与佛毫无二致。依此而修行者,便是至高无上的禅法,亦被赞誉为如来清净禅、一行三昧或真如三昧。这种禅法犹如众星捧月,是一切三昧的根基,如果能够心心念念地修习,自然而然会如滚雪球般逐渐获得成百上千种三昧。而达摩门下所传承的,正是这登峰造极的禅法。

宗密所做的分类,宛如一座灯塔,从学理的角度为修行者照亮前行的道路。然而,在实际的修行之旅中,这五种禅恰似五个循序渐进的阶梯,引领着修行者不断攀登。在真正有修行经验和实证的禅师的引领下,每登上一个台阶,便会有一次新的领悟如破晓之阳,境界也随之提升,同时在认知上更是实现一次超越,宛如凤凰涅槃。这才是禅宗所倡导的“禅”的真谛所在。那么,究竟该如何定义禅宗所推崇的“禅”呢?这既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亦是一件画蛇添足之举。为何如此言呢?只因禅宗倡导参究“活句”,犹如灵动的舞者,历代禅师在引导学人的过程中,总是犹如医术精湛的神医,依据不同人的具体状况和问题,巧妙地运用各种方法,如对症下药般,解除他们的束缚,而从不拘泥于固定不变的方法传授给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