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新华工业新图谱(四)
军事礼包的封缄在案头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章学良的指节轻轻叩击檀木桌面,震落的烟灰在光影里打着旋。¢小^税!C`m`s_ .蕪′错¨内~容-当鎏金锁扣应声而裂的刹那,他后颈的汗毛突然竖起 —— 这不仅是对未知的期待,更是新华军即将改写命运的预兆。窗外呼啸的北风裹挟着奉天城的雪粒扑在玻璃上,却压不住他掌心传来的滚烫,那份来自系统馈赠的厚重,正通过指尖的纹路渗入血脉。
目光掠过全息投影,章学良的呼吸为之一滞。那些象征军事设施的图标在半空中明灭闪烁,仿佛暗藏着无数亟待解锁的秘密。当 “大型战车工厂” 六个靛蓝色字符缓缓浮现,在虚空中流转生光时,他的瞳孔骤然收缩。这简单的六个字,此刻却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向未知军事工业未来的大门。
他下意识地摩挲着胸前的怀表链,金属的凉意透过指尖传来,却无法驱散他内心的波澜。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喜都郊外那片占地百顷的厂房轮廓,在他的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曾经,那里的锻造车间整日轰鸣,锻造出的履带底盘数不胜数,为当时的军事力量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如今,在时代的浪潮中,这片旧厂房即将迎来新生,化作孕育新时代军事工业的摇篮。
章学良的目光又转向面前的作战地图,拿起笔,笔尖在地图上划出一道炽热的弧线。从松花江畔到松辽平原,这道弧线不仅是笔尖的轨迹,更是一条承载着国防希望的产业链在他构想中的延伸。*晓_说~C¨m^s. ,耕′薪′蕞¨哙`他仿佛己经看到,在这条产业链上,一个个工厂拔地而起,无数工人日夜奋战,生产出的先进军事装备,将为国家筑起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最令人屏息的当属那份标着汉斯文钢印的 "技术转让协议"。泛黄的羊皮纸卷展开时,油墨未干的机械图纸跃然而出,每道螺纹、每个轴承都标注着毫米级的精密数据。章学良摘下金丝眼镜,凑近烛火细细端详,烛泪滴在 "亨舍尔公司" 的烫金落款上,却无损协议里暗藏的玄机 —— 表面是汉斯国成熟技术的移植,实则为华夏军工专家预留了自主创新的接口。
三个月后的试车场上,寒风裹挟着细雪掠过空旷的场地,第一辆喷涂着青天白日徽记的中型坦克缓缓驶出厂房。钢铁履带着地时发出铿锵的轰鸣,仿佛沉睡巨兽的苏醒宣言。
这辆凝聚无数心血的钢铁造物,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令人敬畏的气息。50 毫米均质装甲在苍白的阳光下泛着冷冽的银芒,棱角分明的炮塔犹如战神的头盔,彰显着坚不可摧的威严。每一处焊接纹路都诉说着军工人员日夜奋战的故事,每一块钢板都承载着民族自强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