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第3页)
小六儿大喜,沾满煤灰的小手,左一个栗粉酥,右一块玫瑰饼,吃得只能看到腮帮子鼓着,也不见他往下吞,一会儿大半榼子都空了。阮升脸色越来越黑,殿上除了宣瑶和那小六儿,每个人脚底都生了寸把长的钢刺。后来求亲的人便少了。
“哇”的一声,哭声响起,四五个宫女团团跪下:“世子饿了。”宣瑶擡起描金翠羽千层锦的袖子,便有两个宫女上来,为她托了香云纱裙幅。她走过鎏金鸳鸯织锦屏风,头上押发步摇响个不了,像颤动的蝶翅,成千成万停在假髻上。她耳下坠的砗磲,一颗足有鸽卵那般大,每走一步,裙上镶的翡翠、珊瑚、玛瑙便丁零零响成一片。她粉项微擡,面上俨然绘着一枝夭夭灼灼的桃花,叶抱枝缠,丝毫也看不出受伤的迹象。民间好些未出阁的闺女,面上皎玉无暇的,也要效仿着画一枝呢。
世子倒很懂事的,看到姑姑,眼泪也吓回去了。爬在地上,小小的金袖一合,在额前行了个大礼:“参见皇姑姑。”“起来罢,瑞哥。”宣瑞的小鼻子里混入了一阵香粉,阿嚏阿嚏打个不休。宣瑶招招手,他就以为不够,又爬过去叩了两个头。宣瑶却失笑道:“没要你行礼,过来。”手裹着帕子,揪着他的鼻尖,给他擤了擤。
身后宫女送来了引枕,宣瑶这才斜签坐下,伸手道:“学到甚么地方了?背来我听。”宣瑞忙噔噔小跑着过去,取出一本洒金封皮的明皇注《孝经》来。宣瑶接过,并不翻动,宣瑞仰着头,眼也不眨的,直背到“昔者明王以孝治天下也……”,忽然卡了壳,又从第一章“仲尼居,曾子持”背起。这遍却越不得章法,急得他抓耳挠腮,肚子兀的叫了起来。宣瑶拍手,吩咐上饭。
宣瑞最怕和姑姑一起用膳,脚不能乱踢,膝盖并得紧紧的,背还要挺得僵直。宣瑶不动筷子的菜,他吞干了唾涎,眼也不敢望一望。两岁多的孩子,怎能拿得稳筷子,夹起来的饭黏子,掉了好些在桌上。他用碗遮着头,小嘴叭叭几口,全舔进去了。宣瑶用膳总是先上汤水,后凉菜,后热菜,后果子的,宣瑞哪里坐得住,盯着鞋头上的老虎,嗷呜嗷呜做着怪声。宣瑶轻嗽一声,夹了一箸椰浆鸡,尝一口便腻了,拿帕子轻沾嘴角。宣瑞立刻坐好,忍不住小声唤:“爹爹,爹爹……”他除了背书,说话还未能成句。
宣瑶看着底下人收去残肴,好些还一下未动。她淡淡道:“你不是上个望日才见过父王?”宣瑞扭着身子,嗫嚅道:“瑞哥想……瑞哥想……”宣瑶眉毛也不动一下:“爹爹瑞哥想?”宣瑞呆了呆,眼睛又湿了,摆弄了好久裹肚带子,才慢慢道:“瑞哥想爹爹……”宣瑶不为所动:“姑姑不是告诉了你,一个月朔望两天才可以见爹爹?爹爹忙得很,你莫去烦他。”宣瑞一字字重复着:“爹爹忙……”宣瑶点头道:“等你长大了,学会了本事,就可帮爹爹分忧了。”宣瑞也不知听没听懂,低着头不再问了。他胖乎乎的小脸上五官极是秀气,就跟年画上抱鱼的娃娃相似,疏眉薄唇却显出点愁苦相,十分像足了宣清。
东宫又着人来了,原来是宣清又送了几件厚棉服,裁剪的跟偶人戏装一样大小,棉花填得鼓鼓的,不怕撑坏了线头。才九月,就生恐冻着了宣瑞。宣瑶对来人道:“娇养大的孩子,活不长,没志气,空劳太子费心。”阿穗福了福身:“太子殿下请您去说话。吩咐奴婢,这回一定要请动您。”宣瑶微诧:“他能有什么事?没教你转达?”说着已当先上了轿,阿穗合拢轿帘,一路小跑跟随。
宣瑶倚着轿壁,闭目养神,批了太多折子,提笔的整条手都酸了。她忽而打起帘子,蹙紧了眉:“太子现下在哪儿?”阿穗犹豫了一下,如实道:“正在凤宸宫,陪……用晚膳。”果然,宣瑶抽回。阿穗看不见她的表情,但能感到她话里的寒意:“这孩子!尽会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