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誓山河水香女史

十三

十三

人在久别一个地方,桌椅陈设什么的渐渐淡出记忆,可有一日忽然回到原处,又觉得处处看得很惯,简直的不能移动分毫,宣瑶看凤宸宫便是这般。前年一个雷闪,劈死了院中那株老杏,树干裂成两半,相对遥遥,根子却还抱在一块。人打底下过,头上就落了焦黑的木屑,老树的眼泪一般。因镇日宫门不开,蓬蒿长得陷人深。延禧帝只将她禁足三月,实则这三年,她又有哪一日不在悔恨中度过?杨宾基有本事让她免受牢狱之灾,可这心牢她何曾一日缺席?

宣清和她谈得很热络的,举手在空际挥舞,杨淑婉以袖掩面,不知是笑是咳。宣瑶举足待前,地上一层厚灰抖上来,平白呛得她咳了两声。殿里霎时静了。

主子既不敦促,那些宫女太监通不知躲哪儿消遣了。有些门路广的,早巴到麟趾宫、东宫当差去了。因此她进来许久,竟无一人发觉。

宣瑶上前两步,向二人行礼。宣清讪讪地放下手,将她扶了起来:“一家人,姊姊何必多礼。”宣瑶禁不住朝杨淑婉看去,只见她额上扎着白抹额,一脸病容,颧下嫣红,嘴唇毫无血色。宣瑶不对她说话,她不敢开口。

宣清袖子上沾了点朱砂,自己还不知觉。他总是一身月白夹领袍,青黑幞头,打扮得像个国子监里的学生。沉静的眼望望姐姐,又望望母后,讷讷道:“姊姊,母后一个人寂寞的很,我们做儿女的,该轮着来陪她说话才是。”宣瑶淡淡道:“阿清,你可先回去。”宣清虽是担忧,向来听从姐姐惯了,只得拱了拱手,起身去了。

宣瑶扭头望着窗外,倔强道:“母后要见孩儿,何必借手阿清?送个信儿,孩儿敢不来给母后请安?”只听裙裾綷縩,杨淑婉忽然两手并拢,以额加地,宣瑶端坐不动。她一顿,低低道:“我请你来,只为求你一事……”宣瑶心乱如麻。她若向我告冤,求我原谅她,我该当如何?杨淑婉挂着惨然的笑,已然开口:“他……毕竟是你父亲。”宣瑶闭了闭眼,两手捏拳,忽然在膝上狠砸一下:“你便没有别的话说?”杨淑婉擡起头,眼光从她肩上越过,一直望到那朱甍碧瓦的曲折深巷。十五岁入宫那年,她以为逃出来了,其实那是她生身之所,也是她命定的坟墓。

她仰头看着天井,那里似乎传来声声唱果子的喧扰,曲里拐弯的,一串滑音在空里要打好几个转。她听到自己说:“你母亲的死,全是我一人所为。”宣瑶双眼蓦地睁大,颤声道:“当真……?”杨淑婉决然点头,银边素裙上挂着那柄红泉剑,随着她俯身倾倒的动作,悄然脱鞘。“求你……罪止在我,莫累他人。”她双手托剑,高举过顶。镌字的地方,泛着妖艳的血红色。

宣瑶再也抑制不住,悲哽道:“你求我放过昏君宣永,放过你的家人;可你便没有一语,想为你自己乞求的?为……我们乞求的?”杨淑婉深深垂着头,乌发上的木簪一丝不动。宣瑶接过了剑,在那雪白的颈子上试了试。杨淑婉闭目待死,忽然耳畔啪嗒一响,她还未看清,已被宣瑶拉进了怀里,红泉剑踩在她的脚下。梦魇般的,宣瑶吐出那几个字:“若我不答应呢?”杨淑婉慌张得变了颜色,猛力一挣,却挣不出去:“不,不……”宣瑶身上的甜香近在咫尺,熏得她两眼昏黑。她感到衣带一松,小风一吹,肌上寒毛直竖。